記者王志鈺攝影報道:21日上午,實力雄厚的深圳望野博物館在龍華新區龍華文體藝術中心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
這是一家私人的中國古代文物博物館,位于龍華文體藝術中心三樓,占地1000平方米,館藏各類珍貴文物14500件,藏品的數、量、跨代等都在全國罕見,該博物館落戶龍華新區,為新區市民帶來文化上的新享受。
據介紹,深圳望野博物館于2009年2月由廣東省文化廳批準報國家文物局備案設立,經過多年的籌措,終于在龍華新區開館。該館重要出土標本資料4萬余件中,根據國家文物定級可核定為一、二類文物者過千件,其中主要收藏都已由宿白、長谷部樂爾、耿寶昌等國內外著名文物考古學者親視。
藏品包羅萬象
深圳望野博物館的藏品涵蓋了戰國、秦、漢、唐、宋、元、明、清歷朝,材質涉及金、銀、銅、鐵、玉、石、漆、陶、瓷、木、骨等諸多門類。特別是其中的戰國骨簡、楚漢簡牘、鄴城陶銘、中國早期佛造像、唐代陶瓷、宋金紅綠彩瓷、古代陶瓷枕、宋金墓志銘刻、中原地區古代城市遺物、宋代祆教石刻、宋金泥塑陶模、鈞窯遺存等,多屬難得一見的稀世遺物。
這些重要收藏都已具相當規模,數量大、品級高,為海內外難得一遇的極具學術價值的重要文物。
“這是12世紀前后的紅綠彩瓷的擺件,也是當時的一個民間偶像作品,《山石童子捕雀俑》假山、鳥,小童嬉戲時,哥哥幫助弟弟的景象,展現了當時中國傳統的孝悌文化,是那個時期市民生活轉變的標志。”談到文物,閻焰說,自己的藏品從數量上在全世界都是少見的,其狀態規模、體系收藏及以學術為主線引導,尤其對古陶瓷學術上的成就更是獨特的,各朝代的十個類別的專題,在同行業內也屬靠前位置。
熱愛收藏的市民有了集聚地
據了解,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從10歲開始進行文物收藏,至今已有30年。其建立的“漢龍網”也是最早的全球知名的文物鑒定交流網站,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并于2000年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頒受“中華優秀文化網站”稱號。2009年,閻焰獲“影響中國收藏界2009年十大人物”的稱號。
深圳望野博物館開館后,將完全以公益性質展出,市民和喜歡收藏的人士均可前來觀看。(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