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館
工作日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到下午5點,周末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半到下午4點地址
成都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房產分中心(西華門街32號)二樓B區
館藏
館內收藏了93張成都不同時期的精品房產契證,有賁園書庫的房地產契證
昨日,成都房產契證陳列館正式開館,館內收藏了93張成都不同時期的精品房產契證,這93張房契是從成都市房管局房產信息檔案館40余萬張歷史房產契證中精心挑選出來的。該陳列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工作日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到下午5點,周末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半到下午4點,大型節假日休館。該陳列館位于成都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房產分中心(西華門街32號)二樓B區。
記者在陳列館內看到,館內收藏的最早的房產契證是1691年(清朝康熙三十年),距今已有321年的歷史。這張契證交易的是位于當時成都東御街的一塊空地,買家買下空地后自行修建房屋。成都市房產信息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當時房地產交易通常是土地和房屋一起交易的,但也可以只交易土地。
當時50兩銀子買東御街中段一塊空地
成都現存的歷史最悠久的房地產契證,地址顯示為東御街26號,距今已有321年的歷史。這張房地產契證,向參觀者講述著康熙三十年的一次房地產交易的故事。1691年(康熙三十年)2月18日,一個叫“哈榮盛”的人,因為陷入財政危機,經全家人商議,將祖上留下來的成都東御街中段一塊空地,以50兩銀子的價格,賣給清真東寺。雙方約定,清真東寺自行在空地上修建房屋。當時在場還有另外10人見證,包括一些官員,紛紛在契證上簽下名字。300多年前的這塊房地產,現在情況如何?記者昨日走訪發現,東御街現在屹立了許多高樓大廈,鄰近東御街的西御街,尚有一個大型清真飯店,此外還有一個氣勢恢宏的“皇城清真寺”。
成都市房產信息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當時的“東御街”有可能覆蓋了現在的東御街和西御街。
清朝房價如何?“黃金地”價同4000斤米
記者在這張現存最早的房產契證上看到,買家是“清真東寺”,賣家是“哈榮盛”,成交價格是50兩銀子。這塊契證透露的信息有限,記者只看到雙方交易的是位于成都東御街中段的一塊空地。雙方約定,買家自費在這塊空地上修建房屋。 據《羊城晚報》此前報道,清朝盛世年間,1兩銀合1000文,糧價大約15文錢/升,1升米大于1斤,不到1.25斤。記者以此計算,50兩銀子在當時能買大約4167斤大米。也就是說,天府廣場附近一塊黃金土地,在清朝盛世年間,其價格等同于4000多斤大米。
西部最大書庫當時只賣了兩百石糧米
昨日,記者還在陳列館發現了賁園書庫的房地產契證。該契證顯示,賁園書庫被當時的主人嚴谷蓀以僅200石糧米的價格出售。賁園書庫始建于1914年,歷經10年建成,是我國著名藏書家嚴雁峰、嚴谷蓀父子的藏書樓,因建于嚴宅“賁園”內得名。位于和平街16號的賁園書庫藏書規模曾經西部第一,有“成都天一閣”美譽。 經過嚴雁峰、嚴谷蓀兩代經營,賁園書庫的藏書曾多達30萬余卷,不少文人墨客紛紛來到這里讀書治學,包括張大千、陳寅恪。
據成都市房產信息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現在的賁園書庫已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