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加拿大各大文物機構共藏有中國古代文物近20萬件,該國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長、中國文物研究專家魯克思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的采訪時,曾用流利的漢語聲稱:“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國藏品有3.5萬件,這些文物的精美珍稀程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甚至很多中國博物館也沒有我們的藏品豐富……”他還承認:這些中國文物中,大部分都是由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于1909年至1934年之間,在中國河南洛陽雇人“考察挖掘”而獲得。據史料記載:當年,這個懷履光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后,就一直替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收集中國文物,前后歷時6年,共發掘10余座大型木槨墓,出土文物多達1萬多件,其中僅東周王室珍寶就有數千件。
——美國媒體透露:近30年來,流入美國的中國文物大約有230萬件,其中20多萬件精品被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與英、法、日、俄等國家不同的是,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大多數都是在最近20年左右的時間里,通過境外走私非法所得。如: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設有10個中國文物陳列室,其間不乏雕刻、繪畫、銅器、陶瓷等各種類別的稀世珍品。在該館5000多幅中國古畫中,有堪稱國寶的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歷代帝王圖》、保存完好的唐張萱《搗練圖》宋代摹本、宋徽宗的《五色鸚鵡》等;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藏有中國國寶石刻“昭陵六駿”中的“拳毛”和“颯露紫”。而在中國本土碑林博物館館藏中,“六駿”中的這兩駿卻只能是復制品;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幾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國文物,包括書畫、佛教藝術、銅器、玉器、陶器等;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竟然將中國文物確定為該館的主打收藏對象,現有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的陶瓷2000多件,玉器1200多件、青銅器800件,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收藏中國玉器最豐富的博物館;此外,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共收藏中國古代善本書將近400種,約1.4萬卷;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藏有中國家譜1.5萬卷……
以上數字,只是流失海外且有據可查的中國文物的一部分。一位在國家安全部門工作的朋友對記者說:“中國流失的文物,已經形成國際化一條龍經營。從盜掘到走私,直至出現在國外交易市場,常常幾天之內就可以完成。”為了印證這位朋友的說法,記者走訪了部分海關人員。他們說,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日趨繁榮,海關的物品檢查量大得驚人。因此,不少地方只能采取抽檢的方式查驗過關物品,抽檢比例一般在5%。就照著這種低比例的抽檢,每年查扣下來的走私文物仍數量可觀。記者翻閱了近幾年中國海關總署的有關記錄,其中不少案例讓人觸目驚心。
——2002年5月23日,羅湖海關從一名旅客行李中截獲一堆裝在蛇皮包里的青銅器,那位旅客自稱是在廣州舊貨市場上花300元買來的“爛銅”。后來,經廣東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這170件“爛銅”,都是漢代文物,其中還有14件為國家級珍貴文物;
——2003年3月28日,深圳海關成功破獲一起走私國家珍貴古生物化石的案件,共截獲國家限制出口文物共計2165件,其中還出現多件國家一級文物。這批走私化石數量之多、級別之高、時間跨度的連續,均屬國內罕見。從無脊椎動物化石到有脊椎動物化石的品種之齊全,足可以組成一個較大規模的古生物化石展覽館;
——2003年12月22日,國家海關總署在天津把歷年來查獲的近9000件走私文物移交給國家文物局;
——2006年3月21日,大連海關的緝私人員在遼寧丹東大東港口岸一艘貨船檢查時,發現集裝箱內沒有貨主申報出口的密度板材,而是藏著大量的古舊物品。后經遼寧省文物管理局專家鑒定,這12000件古舊物品絕大多數都是珍貴的中國文物,其中光是漢代瓦當就有105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