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柳北區長塘鎮東南部“百里柳江”沿岸的西流村八卦屯,是一座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文化積淀底蘊深厚的歷史古村落。2月23日,村民們請來柳州文史界知名學者、市民間博物館評審小組成員陳鐵生,為該市首座家族博物館的籌建工作把脈支招。陳鐵生認為,村民們的這項計劃若能付諸實施,將為柳州市的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再添異彩,而八卦屯利用特有人文資源發展多種經營,前景也值得期待。
1、先人締造顯赫家聲
八卦屯是柳北區范圍內為數不多以親族血緣關系為基礎,至今仍保持單姓家族聚居狀態的古村落,建屯已有400多年歷史,絕大多數村民均為佘姓。同躋明代“柳州八賢”之列的本地重要歷史人物佘勉學、佘立父子,就是村民們的直系祖先。
先人締造的顯赫家聲,讓村里的每一位佘氏族人無比自豪。有村民告訴記者,數百年前最早遷到八卦屯開基置業的佘立,在明代萬歷年間官至兵部左侍郎(又稱“左司馬”),還曾在攘倭援朝戰爭中立功獲賞,被后人尊稱為“司馬公”。
而柳州佘氏來柳落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的洪武年間。據族譜記載,柳州佘氏第一代始祖,只是當時眾多戍邊將士中的普通一兵,柳州城內一個名叫“鐘慶坊”的街區,就是這個家族最初的安家之處。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佘氏家族人口不斷增多,他們又在城外的社灣村、八卦屯等地置辦房產,先后開辟其他幾處新的定居點。
陳鐵生認為,柳州是個多元文化并存的移民城市,佘氏家族則是本地歷史最具代表性的名門望族之一,他們的家族發展史其實就是古代漢族移民屯戍、開發西南邊疆的歷史縮影。村民們保存至今的各種族譜文獻、出土文物和口碑傳說,都是柳州歷史文化遺產寶庫中具有標桿意義的珍貴典藏。
2、政策助推構想出爐
據了解,已被列為柳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佘立墓,以及佘立元配劉夫人的墓葬,都分布在八卦屯周邊數公里的范圍內。過去擺放在佘立墓前鎮墓守靈的幾尊明代石獸,如今已經被轉移到八卦屯內加以保護。前不久,村民們還在劉夫人的墓中,找到佘立親筆撰寫的墓志銘。這些文物都將成為未來柳州首座家族博物館——龍城佘氏家族博物館的珍貴藏品。
村民佘熠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保護這批重要文物,使之發揮應有展示、研究作用,他們在今年1月曾主動聯系柳州市博物館,提出無償捐贈家族文物的愿望。2月初,柳州市出臺《關于促進民辦博物館加快發展的意見》后,村民們的想法發生改變:族人們集會商議后,決定自籌資金建設家族博物館,并發掘利用本村周邊的高品質山水風光和自然生態資源,發展集旅游、休閑、餐飲、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城郊農家樂多種經營產業。
“除了本村現有的這批文物,我們還會聯系社灣村的另外一支佘氏族人,爭取從他們那里征集到其他家族文物的更多照片或復制品。”佘熠介紹,居住在陽和工業新區社灣村的另外一支佘氏族人,還收藏從佘勉學夫人羅氏墓中出土的墓志銘和明代藍釉瓷罐,以及清代“紅頂狀元”趙以炯為佘家老太太題寫的祝壽牌匾。如果能夠獲得另外一支佘氏族人的支持,龍城佘氏家族博物館的藏品內容無疑得到進一步充實。
3、昔日成就激勵后生
八卦屯佘氏族人“改弦更張”放棄捐贈轉而籌辦龍城佘氏家族博物館的想法,得到柳州市博物館的理解和支持,也獲得當地文史界學者的鼎力相助。本地一學者已明確表示,愿意將自己搜集的柳州佘氏歷史人物文獻資料用于館藏展示。陳鐵生也表示,愿意捐出自己的一部分私人藏書,用于支持八卦屯的文化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