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中,北青報記者發現, 文玩核桃揚名立萬,離不開名人的推波助瀾。坊間傳言郭德綱為買一對核桃就花費43萬。而除了郭德綱,據說馮小剛等名人均與文玩核桃沾邊。
北青報記者調查顯示,國內這一撥兒核桃熱始于2000 年,至今已有十多年,大體分為四個階段:2005年前為緩步上升,2005年到2008年為加速階段,2008年到2011年接近峰頂,2011年至今為高位盤整。
現在的炒家中,包括投資的、健身的、送禮的,需求各種各樣。其主流價位大約在1000元至5000元,占到玩家的50%,另有30%的人接受千元以下的價位,不過是玩玩而已。還有20%的人接受萬元左右的核桃,被認為是高手玩家。
北京和天津的文玩核桃市場最為成熟,發展已有十來年,近三五年尤為火爆。2011年,東北市場開始升溫,河南、山西、陜西發展得也特別快,還有不少浙江、湖北的客戶將目光瞄向了文玩核桃。甚至海外的新加坡、韓國、俄羅斯,也掀起了核桃熱,主要是近幾年不少海外華人也開始玩核桃了。賭青皮以京津等經濟發達地區為主,其他地區相對較少,主要受限于當地的消費能力和人群。
今年可能35萬元“摸頂” 最貴一對曾高達45萬元
采訪中,北青報記者發現,很多圈內人對核桃最瘋狂的故事,都是耳聞而沒有親歷。不過還是有圈里人目睹了這樣的故事。
匯古通藝術品公司的王曉鋒,在玩核桃這個圈子里有3年多了。他聽說過一對核桃賣出了35萬元的天價,但沒有見過。他親眼見到的則是一對“南將石”,19萬成交。那是2011年,在老官園市場,一個商戶收藏了一對10年歷史的核桃,有人開價16萬,他沒有出手。成交當天,王曉峰有幸見到了。“一個中年人,19萬刷卡買走的。那對純天然的核桃,58毫米,這個尺寸是讓人瞠目結舌的。”
業內人介紹,40毫米、45毫米、50毫米,3種不同尺寸就代表了低中高三個檔次。而像58毫米,比較少見。“核桃楊”的說法又有不同,新核桃最貴的一對是在前年,品種是滿天星獅子頭,四棱,直徑51毫米,開出了45萬元。去年開出的一對是36萬元,被外地人買去了,三棱的,蟠龍獅子頭。 今年新開了一對王虎獅子頭,三棱的,15萬。不過他認為還有價格更高的,估價是35萬,也是王虎獅子頭,直徑48.5毫米,“已經有了一只,正在配對呢”。
6年漲了十多倍 目前核桃價高位盤整
圈內人士告訴記者,核桃沒有權威的定價標準,完全取決于市場定價。
一對核桃可以吼出天價,能否成交要看市場是否接受。王曉鋒說,比方說一對珍品,10個人給出10個價,一般買家不會取最高價成交,而是希望以最低價成交,前提是這個最低價不是太離譜。
業內最熱的話題是普遍認為好核桃數量減少,由于水分過多,問題核桃的比例加大。以往一棵樹,100個果子,有問題的大約在五六個,今年甚至達到30個左右,嚴重影響質量。以蟠龍獅子頭為例,今年顆粒無收,3、4月份正是核桃授粉結果的時候,一場大雪驟降,極端天氣把它們全凍死了。
據不完全統計,文玩核桃價格在6年里漲了十多倍。“五六年前,賭青皮的價格也就百十塊錢,200塊就能買40毫米以上的好品種,現在好的都得上千。”一位核商告訴記者。一些品相好的異型核桃例如三棱(俗稱大奔)、四棱、連體、鷹嘴兒的價格少則上萬,多則數十萬。
炒作催生造假術 “孿生”和“異形”容易造假
值得關注的是,北青報記者發現,瘋狂的核桃不但吸引了大批粉絲,還催生了不少“騙子”。騙術則可分為“修復型人為加工”和“欺騙型以次充好”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