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多月的征集,我們收到了44件百姓選送的民國老旗袍,其中3件是中共南京地下黨員沈世猷的妻子丁明俊穿過的。”10月10日,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籌備辦主任王興平透露,中國旗袍文化周將展出這些民國旗袍,兩岸三地旗袍知音也會聚首南京共話旗袍文化。
據王興平介紹,已籌備月余的中國旗袍文化周將于12日在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開幕,重頭戲就是主題為“旗袍記憶”的旗袍展覽,多以民國旗袍為主。“這些老旗袍都是民間收藏者提供的,每件背后都有故事,它是一種文化一段記憶。”王興平說。
與此同時,旗袍文化沙龍和旗袍講座也將同步舉辦。臺灣“中華國際文化旗袍創藝會”會長袁念華、香港新東方旗袍會館首席設計師劉嘉、南京旗袍屆學者名人等兩岸三地旗袍知音,將聚首“旗袍文化沙龍”活動,共同探討交流中國旗袍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袁會長曾為宋美齡制作過旗袍,也曾為吳伯雄的夫人等臺灣政要名人制作過旗袍”,王興平介紹說,“她通過助理主動聯系我們,表達了對中國旗袍的情有獨鐘,希望全程參與這次旗袍文化周系列活動,將帶來她親手制作的旗袍展示給觀眾。”
據了解,旗袍記憶展中有3件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南京地下黨員沈世猷的妻子丁明俊穿過的。當年,丁女士懷抱嬰兒,到中山陵“游玩”并探望丈夫。沈世猷將妻兒摟進懷中,迅速把復制的國民黨江防部署圖塞進女兒的襁褓中。這位身著裘皮旗袍的軍官太太,冒著生命危險,把江防圖帶出了戒備森嚴的湯恩伯總部,送到我軍手中。圖中的江防地段正是解放軍渡江的戰略突破口。
當年的刀光劍影已成記憶,歷經演變的中國旗袍,不僅承載了那段厚重的歷史,也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社會變革。中國旗袍堪稱國粹,獨具文化風韻。這是中華民族在走向現代文明進程中,以獨特的服飾文化傳統與現代美學追求,創造出的現代服飾文明,是迄今令世界矚目的中華服飾文化遺產。(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