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書法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
書法藝術以抽象、靈動、富有變化的的線條給人以復雜多樣的美的感受。漢字的美凝結了人們豐富的情感與創造力,人們正是通過其獨特的“形體美”來體會到漢字美的享受和愉悅,書法教育是一種發現美、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欣賞書法名人的碑帖或書法作品,不同風格的書法藝術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美的感受。如有的作品蒼勁、挺拔;有的豪放、雄壯;有的瀟灑、流暢;有的婉約、古典……通過各種優秀作品的欣賞,使學生懂得漢字的陽剛之美,溫柔之美;豪放之美,婉約之美;外露之美,含蓄之美……。對小學生來說,著重提高他們對范字的線條美、結構美、章法美的領悟力;體會漢字筆畫的長短、粗細、曲直、俯仰、姿態、走向變化;體會漢字整體上表現的規整、險絕、剛健、秀美等。書法的練習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感受美、探索美、領悟美和表現美的過程。在懂得了什么是美,就能夠有意識地、自覺地用美的眼光審視周圍的世界,然后用手中的筆,在紙上留下線條筆跡,如一顆璀璨的流星,界破了虛空,使人回味,教人思考,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萬象之美。
六、書法教育有助于發展學生能力素質
小學書法教育主要是以摹寫為主,書法理論為輔。書法練習就是用眼觀察、用腦思考、用手描畫的過程。如:寫帶有“氵”字,指導學生認真讀貼,觀察字形結構,三個點畫的位置變化以及與右側筆畫的位置關系;接著回憶所讀貼字的書寫規則,在腦海中形成這個字的輪廓與影象。在腦的命令下指揮手去書寫。臨摹寫出來的字與示范有差異時,通過對比找出差距,再做好運筆方向、下筆力度調整。另一方面,一個字筆畫無論有多少,在構成漢字時,是在一定結構規律下,使人的大腦與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空間思維緊密相連,著眼全局、科學布局,一定空間范圍內達到最完美的組合,這就培養了學生縝密的思維能力。習書過程中的一連貫的書法行為,綜合了視覺、思維、肢體的協調反應。所以通過書法,可促進大腦發育,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比較思維能力、模仿力。
總之,書法教育在素質教育中潛在教育價值是不容忽視的,我們要充分挖掘和發揮書法教育中所蘊涵的素質教育功能,并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加以運用,就會使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昌樂傳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