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立了,經濟發展起來了,我們對中華文化卻不自信。”昨天下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樓宇烈作客武漢圖書館“名家論壇”,帶來一場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的講座。
“中國文化綿延5000多年,源遠流長。但近100年來,中國文化傳統出現了缺失和斷裂,在許多國人眼中,中國文化是腐朽的。”學界也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之爭,一是曾有中山大學教授提出“全盤西化”的觀點,認為中國的科技、文化上要全盤西化,他的觀點遭到了許多人質疑和反對。后有數位教授聯名提出“中國本位文化宣言”,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全盤否定,應該在本國文化根基上吸收西方文化。
“人本理念并非從西方傳入,中國文化的根本就是以人為本。”樓教授說,“大家沒有看到中華文化的許多好。”2000多年前,中華文化就產生了陰陽相生、五行相克的道理,這是最科學的科學觀,可以運用到人體醫學和政府管理領域。
“祖先留下文化傳統,無所謂好壞,關鍵看現代人怎么運用。‘神奇變腐朽,腐朽變神奇’的道理就在這里。”
“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中國實現了獨立夢。建國至今,中國又逐漸實現了富強夢。現階段,人們對中國文化卻不自信,實現文化復興夢很有必要。重新樹立文化主體,重新認識和審視我們的文化傳統,讓人們建立文化自覺和主體意識。”
如何文化自信?樓教授建議大家多讀傳統文化書籍,“《四書》就可以看看。文化的強大應從文化源頭生發出來。”(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