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我市保堅定不移的走"工業強市"戰略,推動全市經濟發展,市工業經濟局制定了2010年的工作目標:可以概括為"1833359"。所謂"18"就是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左右,工業產銷率達到90%以上;所謂"333"就是抓好30個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全年完成投資30億元,做好縣域工業園區建設規劃工作,力爭3個園區列入省級重點園區;所謂"5"就是抓好5戶重點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建設,為企業自主創新搭建平臺;所謂"9"就是治理工業運營環境,提升企業增值水平千元銷售收入提供利稅較上年增加9元。
為了確保目標任務的實現,為全市經濟發展再作新貢獻,2010年市工業經濟局將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狠抓重點項目建設。明年重點抓好鎮安久盛金礦黃金冶煉、堯柏集團鎮安公司綜合回收利用尾礦擴建2500T/D熟料水泥、大西溝鐵礦開發、商洛氟硅工業園區、商南千家坪釩礦采選、比亞迪1000MW太陽能電池和200萬只汽車安全氣囊、西部鑫興鉬深加工和洛南九龍公司王河溝萬噸鉬選廠擴建等30個重點工業項目建設。繼續推行各級領導包抓重點工業項目責任制,積極探索加快工業項目建設的促進機制,力促工業項目建設形成開工建設一批、竣工投產一批、策劃籌備一批的梯次推進格局。二是要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商丹循環工業園區發展,積極推進商洛煉鋅廠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啟動建設縣區循環工業經濟園區和企業試點建設工作,培育循環經濟產業鏈,促進重點行業和園區循環經濟發展。積極推動企業之間的產業整合和物質能量優化集成,加快金、鉬、釩、鐵鋅等尾礦庫綜合利用,重點抓好商洛煉鋅廠電鋅廢渣綜合回收利用,啟動實施鎮安鑫安建材公司金尾礦蒸養磚等尾礦綜合利用項目,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力爭建成全國尾礦綜合利用示范基地。三是要優化工業經濟結構。加快推進技術改造和科技轉化,促進現代材料、現代中藥、綠色食品三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按照商洛市現代材料工業基地規劃,努力建成"全國知名、西部一流"的現代材料工業基地。圍繞培育壯大現代中藥產業,支持醫藥企業擴大生產能力,建設知名的中藥研發和生產基地。圍繞做特做大綠色食品產業,堅持規模化、生態化發展方向,建設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生產供應基地。通過結構調整,促進"資源-市場-技術"型的現行工業結構向"技術-資源-市場"型轉變。四是要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繼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和運行機制,深入推進產學研聯合,不斷提高企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和產品,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五是要抓好工業園區建設。堅持"產業發展集群化、集群發展園區化"的原則,積極培育產業集群,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積極爭取柞水小嶺工業園區、商州區中小企業創業園、丹鳳東河生態產業園、山陽縣釩鎂現代材料產業園、商南生態科技園等5個工業園區使其部分列入全省重點縣域工業園區,把縣域工業園區培育成商洛工業經濟新的增長極。六是要加強國有資產監管。著力理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監管企業預算制度,加強對國有監管企業考核,進一步規范產權交易和產權管理工作,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確保保值增值率達到108%。七是要強化工業運行監測。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與預測,密切關注國際國內宏觀經濟走勢,時刻關注金融危機對我市實體經濟帶來的沖擊和影響,結合實際,并提出應對措施建議。密切關注重點骨干企業的生產經營,認真解決突出問題,促進企業平穩發展。八是要加強班子隊伍建設。按照"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的要求,結合機構改革工作,切實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切實增強干部隊伍的執行力,通過抓好執行促進工業發展、保障工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