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電力楊峪河供電所銀明村保電搶險工作側記
本網訊 (趙少斌)近日,商州電力楊峪河供電所通過供電所管理專項整頓,努力打造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意識,塑造服務品牌,2011年9月13日晚至14日在銀明村(5-8)組臺區以真誠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保電搶險服務凱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陜西省電力公司新推廣的"你用電、我用心"服務理念,被當地群眾傳為佳話。
雨夜搶修保供電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2011年的中秋節卻被多日來的連陰雨天氣所籠罩,一時河水暴漲,山洪暴發,人們飽受著自然災害的肆虐。中秋節過后的2011年9月13日晚,人們雖不能賞月,但依然沉浸在節日的氣氛當中,吃月餅,話家常,可室外仍大雨滂沱,眼睛雖然瞅著電視,作為基層供電所的一員電力職工,這樣的惡劣天氣無時無刻不讓人揪心牽掛,心中仍在不時地暗中祈禱,讓老天不要作怪,愿群眾能安全用電。可8時30分剛過,銀明村7組村民王新勝就打來告急電話,說他家的一棵一人摟不合的大槐樹因山體滑坡倒壓在了電線之上,導致銀明(5-8)組整個臺區突然斷電,全村一片漆黑。災情就是命令,包片電工趙少斌連忙向所長李益剛做了口頭匯報,便急忙趕到所上,此時所長李益剛早已召集值班搶修人員劉強、王正志,在往身著"黃馬夾"的電力搶修服務車上裝發電應急工作燈等搶修工器具。
銀明村位于楊峪河鎮南秦河北岸7里長吊的山溝里,這里溝壑縱橫,屬淺山區地帶,群眾房前屋后坡坡坎坎,依坡勢逐級居住,若因沒電而引發次生自然災害后果將不堪設想,再則我們也不能讓群眾摸黑啊,說到這里,車子已經出發好遠了,此時車外伸手不見五指,在車燈映照下只見車前玻璃窗上的刮雨器不停地來回擺動,一條線的大雨將天地連為一體,只聽見雨點打在車上嘭嘭作響。走到南秦河岸邊,一排進銀明村用水泥管鋪設而成的簡易便橋早已被洪水沖的不見了蹤跡,汽車只好繞道北秦灣便道緩慢前行。
趕到銀明村(5-8)組臺區配電室時,已有群眾打著雨傘、手電筒在路邊苦苦期盼等待。在村民王秀山的引領下,只見在事發地點,村民王新勝一摟抱不合的大槐樹已死死地壓在了銀明(5-8)組臺區II路出線的一條分支線的終端桿附近,并被附近其它樹木死死撐住,頭上下雨,腳下稀泥打滑,四周漆黑一片,在仔細查看線路狀況后,李益剛當機立斷,決定拆掉樹壓的這條分支線過橋,給臺區其它165戶群眾供電,清理大槐樹,正桿、緊線留待第二天天亮后處理。此時局里配發的應急搶修工作燈派上了大用場,霎時間小山村被照得一片通明,引來不少村民圍觀。包片電工趙少斌早早地將保險帶系在了腰間,可雨水淋濕了的水泥電桿腳扣套上卻直打滑,最后村民搬來長木梯,上到梯子頂,在腳扣用鋁絲扎裹后才得以爬到桿頂過橋端。趙少斌雖然渾身被冰冷的雨水淋透了,可卸下安全帽,頭上卻在冒熱汗。
在供上電后,回所的路上南秦河水拍打河岸的咆哮聲不絕于耳。回到所里,李益剛等4人早已淋的如同落湯雞,身上連藏跳蚤的地方都找不到,可他們卻沒有叫一聲苦。
甘做群眾孺子牛
第二天,天剛麻麻亮,劉強、趙少斌、王正志他們又揉著惺忪的睡眼由生產組長王曉民帶隊,再次開進銀明村。此時天仍下著蒙蒙細雨。
行駛在南秦河堤上,只見渾濁的河水咆哮著滾滾東去。銀明溝里,渾濁的紅泥水已比前一天晚上退去了許多,四周隨處可見山洪沖刷的痕跡,退去的河床上,順著水流方向樹根、倒伏著的蒿草,枯枝敗葉如同梳子打理過一樣整齊、平躺、光滑。
趕到目的地,王新勝早已翹首等待,在他幫忙找來梯子、馬鋸、鐮刀后,大家迅速清理了電桿及大槐樹下的小樹雜草,做好了伐樹、正桿、緊線準備工作。但要減輕電線上的壓力,就必須立即砍伐靠在線上的大槐樹;要砍伐大槐樹就必須爬上樹頂砍掉勾掛在線上的槐樹枝梢,將光樹樁栓繩拉離電桿、電線。村民王新勝心想都是自己惹的禍,搶先悄悄順梯子爬上了大樹,可由于恐高腿肚子打顫不敢動彈,此時王正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一馬當先爬到了樹梢,如履平地般用斧子砍起了勾掛在桿線上的樹枝。
在楊峪河供電所里,老員工王正志雖然年過五十,可他身手忒麻利,絕對算得上一把農電好手,平日里,他下河如泥鰍,上樹似小猴,危、難、險、重活常搶著干,因危難之處常大顯身手,便被大伙冠以供電所的楊家軍。此時,上桿沒問題,上樹不咋地的趙少斌也上了樹拉起了小馬鋸,王曉民負責監護,劉強負責清理線路下其它通道樹木。稍時,大槐樹被收拾成光樹樁后,才在附近村民的幫助下,被拉離電線,根部被輪流鋸斷后便轟然倒在了地上。當正桿、緊線、搭好前一天晚上拆除的過橋后,王曉民他們4個人已如同熱帶叢林里走出來的戰士那樣個個成了泥人。
恢復供電后,村民王新勝早已讓家人烙了饃做好了糊湯飯并再三挽留大家伙吃了飯再走,被生產組長王曉民婉言謝絕了。最后王新勝感激地說:"我闖下的這個亂子要是放在以前可是個不得了的大事情,而現在你們來了不但不尋麻瘩,反而飯不吃,水不喝,給我白白伐了一大晌子的樹,讓我該不知說啥話才好啊"。
告別了王新勝等村民,王曉民他們想著今天晚上銀明村(5-8)組群眾將會一戶不漏地能用上電,他們再累也覺著值,便歡歡喜喜地回所迎接新的一輪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