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門樹立民生優先理念,不斷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每年新增財力用于民生的比重達到了80%以上,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到了80%以上。今年以來,市直財政系統共聯系2個縣的3個鎮、16個村,16名縣級領導帶領黨員干部,駐村開展扎實細致的調查研究,及時解決了群眾反映的修路、飲水、產業發展資金不足和缺少村級活動場所等問題。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局黨組大力壓縮公用經費,厲行勤儉節約,禁止鋪張浪費,到基層開展公務活動一律在“廉政灶”或機關食堂就餐;簡化工作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做到“文到即辦、款到即撥、專人負責、限時辦結”,預算單位用款計劃審批和資金撥付3個工作日內完成,應急搶險救災資金1日內撥付到位。
為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全市財政系統深入開展以“提升干部能力、提升工作效能”為主題的“雙提升”活動,著力提升財政干部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在局機關各科室推行首位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在會計核算中心、國庫集中支付中心和政府采購中心等局屬服務單位,開展“文明服務窗口”創建活動,在縣區、鄉鎮積極實施標準化財政所建設,制定服務規范,公開服務承諾,對辦事程序、服務標準、文明執法統一公示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今年以來,全市60個財政所相繼通過省上的統一驗收,全市達標的財政所累計達到120個。從2013年元月起,全市惠民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截至10月底,“一卡通”系統”已完成11類惠民補貼發放,兌付資金3億元以上,發放時間由過去的2個月縮短為2天,有效解決了搭車收費和截留挪用問題。
今年以來,財政部門認真履行監督檢查職責,重點加強對政府公共投資、擴大內需、結構性減稅等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以及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環境保護、“三農”、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移民搬遷、公共文化等政策實施情況重點支出的監督檢查,著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確保各項民生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牽頭組織開展民生政策、惠農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使用違規問題專項治理、“小金庫”專項治理,配合開展市場中介領域突出問題、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吃空餉”和公務用車等專項治理。積極穩妥地做好財政信息公開,對預算安排的涉及“三農”等重大民生專項支出,在財政信息網上主動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提高了財政工作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