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杜阿妮 王新鵬)根據國家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國家稅務總局、省國稅局要求各地積極推進稅收征管改革探索。我市地處偏遠山區,主要產業為礦產采掘加工、建材加工、化工制造及中藥材加工等,重點稅源比重較大但稅收增長乏力,零散稅源量大面廣但稅收貢獻率低。市國稅局立足全市稅源實際,穩步有序推動稅源專業化試點,探索稅源管理的有效途徑,為稅收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2013年全系統組織稅收收入118911萬元,同比增長19.40%,增收19321萬元,圓滿完成了全年稅收計劃。
該局堅持以風險管理為導向,按照“規模+行業+區域”的原則,對納稅人進行科學分類,結合轄區納稅人經營規模、行業特點、納稅數額,大致將全市納稅人分為重點稅源、中小稅源和個體工商戶等三類,在機構不變的情況下調整基層分局職責權限,向專業化管理轉變。全市重點企業由市局實施動態監控,市稽查局實施專屬稽查。縣區重點稅源由縣區國稅專業分局管理,并設立分行業專業管理組進行有效的風險監控。中小稅源以行業管理為主,根據轄區稅源分布特點和行業聚集程度,把轄區范圍內較為集中的中小稅源按照行業歸類,分別由不同的稅務分局承擔日常管理。個體工商戶則實行“區域+委托”管理。在集中劃片戶籍管理基礎上,對個體工商戶以公平稅負、透明管理為重點,規范化管理。零散稅源以簡并征期、委托代征為主要方式開展社會化管理,簡化審批環節,優化征管流程,降低了征納雙方的辦稅成本。
在分類管理的基礎上,他們不斷加快信息平臺建設,以綜合征管系統和征管分析風險管理系統為依托,探索ABC分級分類、紅黃藍風險預警管理等有效模式,實現內部涉稅信息共享,并強化第三方信息獲取機制,最大限度實現與工商、地稅、金融等部門的信息交換、共享和協作配合,為稅源管理提供數據資料。整合各類信息資料,加強風險分析監控,市縣國稅部門成立了專業風險應對團隊,分工明確、職責清晰、運行高效,實現了“信息采集—系統分析—風險應對—處理反饋—跟蹤指導”的有效銜接和管理流程。2013年全市發出遵從風險紅色預警納稅人130戶,核實21戶企業涉稅風險,補繳稅款250.22萬元,調增應納稅所得額393.32萬元;核實稅收管理風險10581戶次,核查普通發票2825份,補繳稅款19.37萬元。結合風險狀況以深化納稅評估作為突破口,建立以“申報、分析、評估(稽查)、管理”為主線的稅源專業化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納稅遵從風險,提高了納稅人稅法遵從度,全年共評估企業134戶,評估入庫增值稅875萬元,調增應納稅所得額2.19億元,入庫所得稅1945萬元,稽查稅款18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