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公司落實“三個必爭”側記
“造理精微,見于處事,權衡輕重,錙銖必較。”宋代陳文尉用錙銖必較來形容節約意識,這與公司“三個必爭”之一的“毫厘必爭”異曲同工。今年來,商洛公司積極貫徹“三個意識”,強化“三個必爭”,推動公司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實現管理水平和企業效益的有效提升。
厲行節約 反對“大手大腳”
“以前沒有效益觀念,報賬時大筆一揮就過關了。而今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報每一筆賬都要層層把關,反復審核。”商洛公司一位管理干部回想自己在工程管理上前后的變化時感慨道。
“重投入輕產出,重形式輕實質,只花錢不算賬,支出不規范,成本管控不力,仍習慣‘大手大腳’。”在商洛公司二季度會議上,商洛公司總經理李琦分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時,毫不留情地說道。為貫徹公司二季度會議精神,商洛公司明確提出,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強化“三個意識”,堅持“三個必爭”,在“做大電量規模、做大購售差價、做低成本損耗、做強可靠電網”上下功夫。
公司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厲行節約,節儉辦企業。反對鋪張浪費,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努力增收節支,嚴控非生產性支出。對業務招待費、公務用車、會議費、物業管理費、團體會費和外部勞務費等實行歸口單項考核。加強工程成本管理,嚴格工程計劃、概預算、結算、固定資產進項稅管理。強化招投標、倉儲及廢舊物資管理,實現庫存物資“零積壓”,廢舊物資處置足額回收。
公司適應內模市場建設要求,突出價值引領作用,科學配置資源投入,嚴格預算執行,強化進度督導,狠抓同業對標及線損管理,落實降損責任,開展配網高損饋路、臺區線損專項治理,加快解決影響線損系統準同期統計分析的相關問題,繼續組織開展線損精益化管理勞動競賽,落實配網線損分線分臺區管理實施方案。
預算管控 杜絕“跑冒滴漏”
經營企業,不能任由“跑冒滴漏”現象存在。公司總經理李琦細數經營弊端:負荷調研摸底不深入,規劃適應性不強,設備輕載、重載、過載現象并存,電網經濟效益不突出;市場意識不足,競爭意識不強,業擴報裝效率不高,線損、停送電等管理不嚴格,分時電價執行不到位,任由這些現象存在,就會嚴重影響公司經營效益,影響公司的發展。
為杜絕“跑冒滴漏”,公司全面加預算管控,嚴格預算執行和成本控制。按部門、按單位、按類型、按項目監控預算執行進度。圍繞預算編制、控制、評價、考核等環節,進一步改進方法、規范管理、細化管控、動態考評。所有業務堅持先收后支、先算后花的原則,從嚴從緊控制預算,加強預算執行過程監控和考核,增強預算調控力與執行力,確保年度經營目標全面完成。
據商洛公司財務部負責人介紹,公司完善標準成本體系,細化業務支出標準,按標準核定預算,堅決把成本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加強電網工程成本預算管控,提升工程財務入賬率和竣工決算完成率。加快往來款項清理,提升會計核算質量,推進會計基礎創優達標工作。公司對內加強管理,狠抓人員素質提升,嚴格考核,降低管理成本,確保切實將有限費用用于正常生產經營工作之中。
公司以“堵漏增收”為目標,扎實開展營業普查和躉售稽查工作,針對高耗能及用電大戶開展專項抽查,采取系統數據分析和現場核查并行的方式,深入檢查高耗能、大電量用戶電價執行、變更用電、防竊電等方面的問題。充分利用營銷稽查監控系統,重點抓好量、價、費、損等影響公司效益問題的稽查力度,實現增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