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陳培東)全市“三排查三清零”百日沖刺交賬收官后,市衛健委為了進一步提升健康扶貧成效,7月中旬至下旬,按照基層醫療點“三必查”對全市247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醫療衛生服務、聯村共建村衛生室等工作進行了全面梳理排查“回頭看”。
“必查”醫療設施配套建設,確保有地方看病。本次“回頭看”“三必查”發現,各縣區對移民搬遷配套醫療衛生服務高度重視,移民安置點都配置了標準化村衛生室,村衛生室的基礎用房大部分實現了村集體所有,業務用房均實現了四室分離且均不低于60平方米。
“必查”醫務人員學習培訓,確保有人看病。全市村醫全部做到持證上崗,定期培訓跟進到位。村醫都能夠認真履行醫務工作者職責,為群眾發放健康處方,根據群眾需要合理安排隨訪時間,有的村醫為了做好隨訪工作,甚至晚上上門服務。
“必查”簽約服務到戶到人,確保群眾滿意。通過對247個安置點896戶群眾抽查,健康扶貧簽約服務全部到位,貧困戶和老慢病患者對簽約村醫上門服務滿意,對村醫宣講國家健康扶貧政策、疾病預防知識和健康行為宣傳知曉認可。測血壓、查心律已成基本行為習慣。對外出打工人員的隨訪,采取電話或微信、QQ等信息手段進行隨訪,并做好記錄,確保群眾可以掌握必要的醫療知識和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