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農業局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在全市上下發展循環經濟大潮中,市農業局不斷加大宣傳力度,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實行生態養殖、種植,引導群眾改變生活方式,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實現了農業經濟增長。
市農業局向群眾宣傳農業循環發展理念,引導全市上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每年組織宣講團深入農村、企業、農業園區宣講《循環經濟促進法》,扎實開展“科技之春”宣傳月、節能宣傳周、世界環境日等宣傳活動。6年來,集中宣傳32場次,發放資料6類3.9萬余份,組織人員參加全省農村能源建設培訓12次80多人、農技人員培訓13次230多人,舉辦全市集中培訓20余次。
推廣技術,服務發展。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推廣農村沼氣技術、畜禽標準化生產技術、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市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800萬多畝次,減少不合理施肥量相當于節約燃煤7800多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萬多噸,減少硝酸鹽流失2.1萬多噸,節能減排、環保功效非常顯著。完成農業面源污染普查、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普查,建立農業污染數據庫,組織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技術試驗示范3個。加強群眾教育,減少秸稈焚燒,大力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2013年在商州、丹鳳建立千畝直接粉碎還田基地兩個,示范還田2000畝,輻射周邊村鎮群眾自行機械還田2000畝。積極實施農村戶用沼氣建設項目,配套實施推廣改廁、改圈、改廚技術,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較大改善。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建設戶用沼氣池8.8萬口,年節約薪柴9.84萬噸,年減排CO212.5萬噸、CO244噸、SO21753.6噸、碳氫化合物246.6噸、氮氧化合物198.4噸,年提供優質沼肥230萬噸。建成養殖小區沼氣工程7個、萬噸有機肥加工廠6個、大型沼氣工程5個,推廣太陽能熱水器1.8萬臺。積極推廣“豬-沼-菜”“豬-沼-果”等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有效消納了畜禽糞污,減少了農村環境污染,推動循環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