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軍 王榮金
陽春三月以來,山陽縣劇團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精神文化扶貧相關要求,深入全縣129個貧困村開展以“精準扶貧奔小康·幸福花開滿山香”為主題的送戲下鄉活動,助推該縣扶貧對象核實及數據清洗工作順利開展,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政策宣傳提供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山陽縣堅持文化惠民、悅民、富民的執政理念,以強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主線,以文化惠民工程為載體,大力繁榮文化事業和發展文化產業,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城鄉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文化產業蓬勃興起,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
文化陣地城鄉覆蓋縣上先后投資1200多萬元,完成了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新館建設改造任務,進一步優化了服務環境,縣文化館晉升為國家二級館。安裝“戶戶通”設備4.6萬多套,解決了邊遠山區群眾看電視難的問題。實施了寬坪、中村、高壩等15個陜南移民搬遷安置點的廣電網絡接入工程,完成1.56萬戶城區雙向網改造工程和203省道線路遷改工程。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實現農家書屋村級全覆蓋,為150多個村(社區)配送了文化活動器材,建設文化資源信息共享工程服務點81個。
文體活動豐富多彩
“兩館一站”免費開放,讓廣大群眾可以隨時感懷歷史,回味鄉愁;開展文化惠民工程走進新農村系列活動,每年舉辦文化藝術、科普等各類培訓,組織專場文藝演出、攝影展、書畫展等40多場次。每年送戲下鄉120多場次,送電影下鄉3000多場次,“幸福山陽大家唱”已成為知名文化活動品牌。大力倡導全民閱讀活動,涌現出全國“書香之家”李開云等一批先進讀書典型。加強文藝交流,縣劇團編排《漫川大調·春之歌》赴韓國交流演出,首開我市文藝演出走出國門之先河。縣文化館干部與紅楓藝術團演職人員赴北京、云南參加中國中老年文藝表演活動,獲得金獎。創編大型舞劇《槍魂》參加第七屆陜西省藝術節展演獲得劇目獎。編排的大型舞蹈第五套健身秧歌參加陜西省武術大賽開幕式活動,得到有關專家的充分肯定。民間文藝文化活動層出不窮,城關社區的紅楓藝術團,漫川關的漫川大調演唱團和中村、十里等鎮的社火不僅活躍在鄉村備受歡迎,而且多次代表市縣外出交流表演獲得佳績。藝術精品創作不斷涌現,人才輩出,山陽籍作家陳毓、左右獲得第四屆柳青文學獎。吳平均、宋本省、楊品國等一批山陽書畫名人在全國書畫大賽上獲獎。文化產業迸發活力
山陽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0多項。近年來,該縣深度挖掘山陽文化內涵,積極盤活當地文化資源,促使文化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圍繞“旅游活縣”戰略,積極挖掘天竺山的道教文化、漫川古鎮雙戲樓廟會文化等在旅游景區天竺山開設道教論壇、在漫川古鎮開展過大年活動,招商引資建設皇家藥鋪錢幣展廳、前店子漫川人家私家園林等,在充實旅游景點看點的同時,更豐富了景點的文化內涵;根據漫川飲食文化,積極將省級非遺項目“漫川八大件”廣泛在全縣餐飲業內推廣,現已成為山陽餐飲業對外的一個招牌菜。山陽人在九眼蓮、中華蜂蜜等農特產品、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積極和地方文化聯姻,使其憑附增價,文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全縣以振華廣播電視產業有限公司、藝美廣告、宇宏影視等為代表的文化產業蓬勃興起,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8000人以上,2016年,縣域文化產業增速達15.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