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春榮 劉俊峰)近年來,丹鳳縣堅持“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創建省級生態縣為抓手,緊扣建設“富裕、美麗、宜居、幸福、和諧、智慧”的新丹鳳目標,積極組織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陜南移民搬遷、美麗鄉村、“碧水藍天”、全民行動等五大工程,使全縣生態環境不斷得到優化。
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堅持拓展城市空間與增強承載服務功能并舉,實現了所有鎮村通水泥路,農村安全飲水合格率達100%,公辦幼兒園、鎮級衛生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全覆蓋,縣城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城區主要街道雨污分流管網及棣花、竹林關、商鎮垃圾污水處理廠等環保設施投入使用;建成了江岸龍居、碧水藍天等高檔住宅小區和紅楓小區、惠安家園、江南小區等保障性住房及金山勝景、竹林關江北新村等生態住宅小區,城鎮居住條件大改善。深入開展城區綠化美化亮化。縣城綠地率達到33.6%,城市宜居品位不斷提升。
實施生態移民搬遷工程。把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作為生態建設的重點,累計投入22.6億元,實施了陜南移民搬遷工程,建成了73個移民點,40674人搬遷安置到移民點居住,同步實施了產業配套和公共服務跟進,被省政府表彰為全省移民搬遷工作先進縣,“五位一體”工作經驗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新華社內參等媒體報道,竹林關鎮移民搬遷亮相央視新聞。
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圍繞“生態美、設施美、村容美、庭院美”,全面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解決了項目區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處理和畜禽養殖糞便處理4個方面的突出問題。投資10多個億,建設美麗鄉村26個,萬灣、竹林關、洲河北、冠山、賈塬等6個村成功創建為“秦嶺美麗鄉村”、萬灣村被列為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
實施“碧水藍天”環保工程。累計投資4.289億元,實施了8類49個丹江流域污染防治項目,圓滿完成了丹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計劃;累計投資8812萬元,實施了李山溝、南溝、竹條溝等8條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5.8平方公里,建設水保林2664公頃,封禁治理1935公頃,建設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16處。結合道路建設、河道整治等工程,積極開展生態修復,強化丹江河、東河、西河、武關河、老君河五條河道沿岸排污口的長效管理,轄區內的水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實施全民環保行動工程。實施了以“改水、改廁、改灶、改圈”為內容的“四改”工程,使90%的農戶吃上安全衛生的放心水,用上了以電、沼氣和太陽能為主的清潔能源;結合“地球日”“世界環境日”和法制宣傳月等時機,積極開展“創生杯”知識競賽、“生態宜居·美麗丹鳳”攝影展等宣傳活動;大力開展創建“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單位”等示范教育活動,提高了廣大干部群眾對生態縣建設的知曉率和參與率,樹立了生態環保理念,激發了廣大群眾積極投身環保行動,建設美麗家園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