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馮永發)“當上護林員,我一年能領到5000多元的勞務補助費,有了這份比較穩定的收入,日子過得寬裕多了。”過去,丹鳳縣武關鎮段灣村貧困戶田保民家中4口人,孩子上大學,老伴身體有病,日子過得艱難。自從村上將他申報為護林員,為他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日子就好過多了。在丹鳳縣,共有1478名貧困戶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拿到了穩定的收入。縣上還為他們購買了個人意外傷害保險,幫助他們選擇發展林下經濟,讓有能力的護林員從事1至2項林下種(養)殖業,達到“一人護林、全家脫貧”的目的。
今年以來,丹鳳縣積極盤活生態資源,加大生態效益兌付力度,確保補償資金及時、足額兌付到戶,2020年上級下達的國家級森林生態效益和省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涉及貧困戶10618戶37129人,228.98萬元全部兌現到位。
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實施林業產業扶貧,今年實施核桃新建園0.7萬畝(紅仁核桃300畝),核桃綜合科管10萬畝,新建良種核桃園示范點3個1600畝,改建示范點兩個400畝,高接提純示范點5個3000畝,綜合科管示范點23個1萬畝;新發展以天麻、艾草、連翹為主的中藥材2.4萬畝,規劃新建中藥材示范基地12個。累計帶動貧困戶825人,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
依托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勞務收入幫扶脫貧,在實施天然林保護、重點防護林建設和中央財政造林補貼等林業重點工程造林時,優先向貧困片區、貧困村、貧困戶傾斜,優先安排有能力從事工程建設的貧困人口參與栽植、撫育、管護等營造林工作,增加貧困戶勞動收入。截至目前,投資380萬元,聘用貧困戶800人,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