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樊利仁)今年以來,丹鳳縣以推動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為目標,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凈土、青山“四大保衛戰”,推進重點區域綠化,強化森林資源保護,推進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體系建設,著力打造村美人富的生態宜居環境,不斷提升城鄉群眾幸福指數。
丹鳳縣圍繞身邊增綠,扎實推進生態修復體系建設,以丹江百里綠色長廊(丹鳳段)為重點,按照“科學規劃、連片治理、壓茬推進、專業施工、嚴把質量”的要求,堅持飛、封、造、退、撫并舉,重點推進丹江沿線、縣域內高速公路、鐵路、國省道路沿線第一層山脊線范圍內“兩岸三線四區”直觀坡面綠化,完成造林2.01萬畝。積極履行自然保護地管理職責,完成武關河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持續加強濕地保護修復,聘用6名專職濕地管護員,對濕地公園重點部位開展全方位巡護,治理杜絕濕地公園亂墾亂挖、亂捕亂獵、非法采砂等違法活動,補栽荷花、睡蓮、蘆葦、蘆竹、鳶尾等為主的水生植物5200株,清理河道亂堆、亂倒、亂排、亂墾“四亂”50多處1200多立方米,圍堰造地3萬平方米50多畝。繼續做好秦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秦嶺違建別墅清理工作,完成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更新等工作,完成松阿扁葉蜂飛機防治5萬畝,全縣設立松材線蟲病監測點7個,密切監測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疫情,全縣無重大森林火災、林業疫情和亂砍濫伐等現象發生。強力推進丹鳳縣良種天麻產業園建設、寺坪毛里崗山茱萸產業基地建設、武關毛坪村林業產業項目建設、艾草基地建設、中藥材基地建設、國有商山林場龍駒寨管護站建設、農業產業園區三產融合配套工程建設等七個項目有序實施,夯實項目監管責任,確保項目讓群眾受益。不斷深化藍天保衛戰,通過調整優化4個結構、實施3個專項行動、強化“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等10項保障措施,建立月進展調度機制,促進了大氣防治工作。深入實施碧水保衛戰,開展了河道“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全面實施“土十條”,對涉及土壤污染的重點行業企業實行動態監管。全力打好青山保衛戰,加強監管,強化生態恢復治理,加大宣傳力度,著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