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鴻
從丹鳳縣城沿丹庾路北行37公里就到了庾嶺鎮。一路向北,翻過爐庾山梁,腳下就是爐道。爐道山川秀美,物產豐富。
疫情期間,很多爐道村民選擇留在家里發展天麻等藥材種植。而黃坪村木廠溝的年輕人雷鳳陽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積極發展天麻種植,成立種植天麻合作社,帶領村民共同發展致富,成為當地天麻種植的創業帶頭人。
雷鳳陽說:“我十五六歲的時候,家里很窮,沒衣服穿,沒錢交學費,那陣子在村里干活挖到些野生天麻賣錢,當時天麻還是很值錢的。中學畢業后,也想學種植天麻,可惜沒有經驗基本上沒弄成。”他這才知道種植天麻和普通農作物不一樣,它沒有根和葉,自己吸收不了營養,所以剛開始那幾年都在賠錢。
但是雷鳳陽好學,通過不斷查看資料,與其他種植戶交流,慢慢摸索經驗,才一點點好起來。天麻適合生長的海拔在1600米左右,當地正好在這個海拔上,雷鳳陽就仿照野生天麻生長方式進行種植。再后來,雷鳳陽自己做菌,自己種植,每年天麻菌的生產量是5萬套,自己用1萬套,剩余的賣給附近的鄉親們,帶動了當地的天麻種植。
去年雷鳳陽的天麻長勢不錯,他帶頭成立了種植天麻合作社,想讓村民都參與進來,天麻富了一溝人。今年又是個豐收年,剛一開始采挖天麻,就被老板定下了,供不應求,更讓雷鳳陽高興的是種天麻還有政府補助。遇上了好時代,種植天麻潛力很大,市場越來越開闊。
談到以后的打算,雷鳳陽想引進云南烏天麻,然后和當地的紅天麻雜交,這樣做是想增加產量,達到高產,等產品出來以后,質量如果達標,就可以注冊商標,品牌加電商平臺,走向高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