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周銀祥 吳海蘭)潺潺奔流的溪水、云霧裊繞的村落,開山角、打橋墩、平場地、挖路基、建大壩,魏家臺鎮上河村處處可見建設者忙碌的身影,村民陳寶成高興地對筆者說:“這下可好了,家門口有了新廣場,我們以后也和城里人一樣,茶余飯后可以打球、跳舞了”。金秋時節,我們走進商南縣魏家臺鎮上河村,映入眼前是一幅幅火熱的建設場景。
據了解,上河移民小區是魏家臺鎮繼寇家村移民小區后啟動的又一個小區,計劃投資1000萬元,征地25畝,新修中心廣場6000平方米,廣場以東建移民集中安置房1棟7層,安置35戶,遷建鎮中心醫院、兒童樂園、公廁等基礎設施;南北各新修2座大橋,其中一座景觀橋。沿河道修建濱河河堤1000米,栽植大型景觀樹500余株,綠地200平方米;以南(河堤以北)連接至學校拓寬雙車道水泥路2公里,實施居民改造48戶,新修入戶水泥路3000米,圈-廁-沼“三位一體”27戶,選址新建垃圾填埋場1個,放置垃圾回收箱35個;廣場以西修建游步階梯至山頂,山頂建觀光亭1個,沿山打造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畫廊”。新小區建成后,居住在該鎮偏遠山區的水磨溝、大泥池、大陽坡、魏家臺以及臨鎮東岳坡村的一些人家將陸續遷進該小區居住。
目前,各項工程正緊張有序進行,預計明年六月前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廣場正式投入使用,山溝溝里將形成居住、休閑、購物、娛樂等多功能小區。
為了實打實抓好美麗鄉村建設,魏家臺鎮狠抓干部作風建設,要求每名干部駐村蹲點,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把縣委提出的“三找(找官僚主義、找效能低下、找責任缺失)三看(看我擔當、看我作為、看我敬業)”落到實處,落實到人頭。即將從東岳坡遷來的移民王勃對筆者說:“鎮扶貧辦主任朱仁仙帶著一班干部住在工棚里,與大家吃在一起,干在一起,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他們放棄漂亮的樓房不住,為了我們老百姓受這樣的罪,真想不到呀。”已經入住的村民楊明月熱情地把我們引進他家三層“小洋房”,屋子寬敞明亮、干凈整潔,冰箱、彩電一應俱全,廚房邊掛滿臘肉、香腸,火爐上水壺燒得熱氣騰騰,陣陣溫馨幸福的氣息撲面而來。“我家六口人,原來住著破爛的茅草屋,移民搬遷政策公家給補助,鎮里幫助籌資金,協調勞力,建起了新樓房,現在鎮里又派來工隊免費為我們實施民居改造,建馬頭墻,修徽派建筑,經過這樣一‘美容’,過往的人都看著我這房子豎起了大拇指,我感覺好幸福喲”。說起一年來家里的變化,主人臉上笑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