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市三屆人大代表劉較山
商洛日報訊(贠戰軍 吳義壽)洛南縣柏峪寺鎮關帝廟村黨支部書記劉較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基層干部,一位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一位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鎮、縣、市三級人大代表。他十多年如一日,懷著一顆“傾情為民”的赤子之心,將本職工作與人大代表的職務有機結合,將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與代表建言獻策齊頭并進,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千年旱塬變成了聞名全縣的文明村、富裕村、升級晉檔示范村。他本人也先后被評為“商洛市勞動模范”“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優秀農村黨支部書記”。2012年9月被提拔為洛南縣柏峪寺鎮黨委副書記。
履行代表職責,勇作群眾利益“代言人”。作為人大代表,他按時參加鎮、縣、市各屆人代會,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從大局出發、依法審議各項工作報告,積極反映農村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他常說“代表不是只舉手就完事了,群眾選咱咱就要有所作為”。每次審議報告前,他都做好調查研究,以增強審議的針對性,提高審議的質量。根據自己所了解的農村現狀和關乎民生的切身利益問題,他先后在市縣人代會上提出了“關于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待遇”“加強洛河流域環境保護”“加大產業科技扶持力度”等建議,均被相關部門采納并實施辦理。他始終能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當好人民代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改變當地貧困面貌作為當好干部、履行職責的不懈追求,時刻牢記“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光榮使命,依法履行代表職務,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全心全意當好人民群眾的代言人。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和村支部書記,在工作中,他按照“當代表、盡職責、做貢獻”的原則。把如何帶領群眾發展主導產業,拓寬增收渠道,早日脫貧致富,作為當好代表,踐行黨的宗旨的具體表現。因此,他組織村三委會成員及部分群眾代表,在實地調查和外出考察的基礎上,把烤煙、畜牧、核桃確定為全村的三大主導產業,采取典型引導、黨員示范、獎勵扶持等多項優惠政策,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著力增加農民收入。
找準致富道路,情系群眾脫貧大事。以“科學發展,升級晉檔”活動統攬農村各項工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2013年,按照“穩糧、擴煙、強牧、優果”的總體思路,加快特色產業開發步伐,重點培育適合該村特點的短、中、長期產業發展項目,形成了具有關帝廟特色的“煙、畜、果”三大支柱產業。全年烤煙種植面積1700畝,實現產值486.5萬元,成為全鎮乃至全縣有名的烤煙千畝村之一。依托境內鑫源萬頭養殖專業合作社,采取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模式,當年生豬飼養量達11000頭,母豬存欄350頭,年出欄仔豬6000頭,產值230萬元;積極培育良種核桃基地。堅持國家扶持與個人自籌相結合,良種建園與科學管理相配套的服務體系建設,累計良種核桃建園2500畝,掛果1560畝,被商洛市命名為一村一品核桃示范村。
解決群眾難題,積極履行代表職責。“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為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作一名人大代表,他在深入實際調查基礎上,集中大家意見,把群眾反應強烈的出行難、飲水難的愿望始終作為大事來辦,積極爭取各方投資累計650萬元,以新農村建設標準為起點,改善村容村貌。爭取350萬元把西峪河水引上了干枯千年的旱塬,徹底解決了當地群眾的人畜飲水和栽煙時農田缺水的問題;爭取資金,硬化嶺根至藥樹廟3.45公里通村水泥路,拓寬村組道路3公里,新修河口便民橋一座,極大地解決了群眾的出行問題;2012年硬化廣場1000平方米,美化、綠化、亮化廣場周邊環境,徹底解決了村民休閑娛樂無場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