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曹美元)“一個60多歲的人,還為社區的工作風里來雨里去,忙得不落屋,這樣的人現在少見!”這是柞水縣鳳凰鎮鳳鎮街社區居民們對社區文書黃讓益的評論。
黃讓益從1996年擔任當時的鳳凰鎮新春村村委會委員時,就身兼數職。現在他擔任社區文書,仍然兼任社區中心戶長、調解主任、護林站站長、法庭陪審員、轄區輔警、縣法院執行庭信息員等工作(職務)。20年來,只要需要他,他就撲下身子一干到底,以扎實的工作作風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他所擔任的文書工作一般是在晚上完成,撰寫有關材料或整理各類資料,將檔案整理得規范有序。2010年全國第6次人口普查,他既是社區普查員,又是普查負責人。為了保證普查數據的真實可靠,他挨家挨戶地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實事求是地進行人口登記。登記結束后,他一遍又一遍地核查各類數據,不放過一個疑點,有錯必改,保證了社區普查質量達到了標準要求。
作為黨員,他一貫堅持黨性原則,不徇私情。2012年,農村進行資金、資產、資源“三資”清理時,黃讓益負責這項工作。他的表弟王某有一筆欠賬,在2010年已償還了一部分,但他想以“還清所有欠款”登記上報,曾找黃讓益通融。他柔中帶鋼地對表弟說:“我幫你這個忙很容易,但其他人有同樣問題找我解決,該咋辦?”表弟無言以對,悻悻地走了。最后這筆賬仍然按實際欠款數上報。
作為社區調解主任,他處事公正,群眾信服。鳳鎮街社區人口眾多,居民集中,矛盾糾紛頻發。無論啥時候,發生什么糾紛,只要他知道就立馬趕到。2013年秋,紙房小區張某與李某因地界問題發生了糾紛,兩家當事人情緒激動,相互對罵。黃讓益聞訊后將懷里的孫子往床上一放,連忙奔現場。他趕到時,兩家兩人各握一把薅鋤相互對挖,薅鋤在互挖互擋中“砰”“砰”地直響,十幾個圍觀者沒有一人敢上前勸架。黃讓益見狀,猛撲上前,一雙手同時握住兩根鋤把大喝一聲:“都把鋤子放下,有啥大不了的事,還動起了家伙!“兩個人在他的威懾下放下了手中的薅鋤。他將兩家當事人召集在一起,耐心調解,終于達成和解協議,化解了一場流血事件。
黃讓益還兼任社區護林站站長,哪兒有火情,他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2013年臘月二十九,鳳鎮街社區6組突發山林大火,年過六旬的黃讓益立刻組織30多人的滅火隊趕到火災現場,他沖在隊伍的最前面,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頭發被燒焦了,手、臉被劃破了全然不顧。經過兩天一夜的戰斗,山火被撲滅了,他卻因勞累過度病倒了,直到春節后才逐漸康復。
黃讓益以他埋頭實干的工作作風,優異的成績,贏得了社區廣大居民和各級黨政與司法機關的贊譽。2004年以來,先后獲得10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