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高軍軍)巍峨天竺山下,清秀金錢河畔,活躍著一個滄桑而又年輕的身影,他就是毛濃翔,一個專為農作物治病,給老百姓解憂的莊稼醫生。
與莊稼結緣
1995年,毛濃翔從商洛農校農學專業畢業,到山陽縣戶家垣工作。憑著扎實好學,他很快就熟悉了工作環境,對當地的農作物種植品種及病蟲害發生有個初步的了解。毛濃翔堅持每天下鄉,奔走在田間地頭。1997年他在下鄉途中遭遇車禍,受傷住院近半年,出院后只能拄著拐杖行走,但他還是堅守工作崗位,在植保站門市部為群眾免費咨詢病蟲害,為群眾講解肥料的正確使用方法。住的近一點的農民,就用摩托帶毛濃翔下到地里,細細檢查農作物病蟲害發病情況。
辛勤的工作得到回報,8年間,經毛濃翔推廣的良種達7萬公斤,接受群眾咨詢超過4萬人次。他推廣的玉米和馬鈴薯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已被當地群眾作為增產的重要技術,1998年至2000年連續三年被縣農業局考評為優秀。
田間顯身手
2003年,組織將他調到山陽縣農機管理站工作。核桃、板栗和茶葉是山陽縣的主導產業,為了進一步探索其生產加工機械化,毛濃翔帶領職工引進示范和推廣核桃、板栗機械化脫皮技術及茶葉機械化修剪和加工技術及小型小麥脫粒機、玉米脫粒機、粉碎機、微耕機等家用機械2800臺。經過幾年的探索實驗,這些機械在山陽城鄉得到廣泛運用,極大減輕了群眾的勞動強度,特別是茶葉篩選機械的運用,提高了茶葉的品質。
2013年,毛濃翔又到植保植檢站工作。植保植檢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業務單位,承擔全縣農作物病蟲害的預測預報、防治技術指導,全縣農業植物檢疫審批、農業植物調運檢疫和農業有害生物預警控制,植物保護新技術、新藥械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等職能,尤其重要的是擔負著農業部的農作物重大病蟲監測預警任務。為搞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毛濃翔深入田間地頭,一個一個數蟲子。
2013年,在漫川調研期間,毛濃翔敏銳地發現在一個生態農業園區種植的黃瓜上有煙粉虱發病跡象,就立即組織群眾進行防治,并集合附近的蔬菜種植大戶進行集中防治培訓。果不其然,幾天后煙粉虱病蟲害發生,但由于發現及時,控制得當,為菜農挽回不少損失。去年,在色河王灣搞不同施藥適期實驗、“一噴三防”對不同農藝性狀的影響實驗,并在高壩店鎮石橋村進行了不同藥劑組合實驗。這幾次實驗從4月份開始,直到6月份結束,毛濃翔一天也不閑著,盡想著如何把實驗做到位,如何確保實驗成功,如何達到預期效果。實驗取得圓滿成功,山陽也成為全市唯一做成此類實驗的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