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天晶
“你好,我是柞水法院民一庭的韓衛東,你這個案子我們最好采用調解方式解決……”伴隨著這樣的對話出場的是柞水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審判員韓衛東。
乍一聽韓衛東說話,你會心生疑問,這位法官到底說的是哪里的方言,不是普通話,不是柞水話,也不是西安話。讓我來告訴你,那可是純正的“河南柞水普通話”,當然這是我們在開他的玩笑,因為韓衛東是河南人,那口“韓式普通話”是在柞水入鄉隨俗的結晶。有機會大家不妨來聽聽我們的“韓式普通話”,你可別小看這“韓式普通話”,可真正是“走遍天下都不怕”,無論是面對四川的當事人,還是寧夏的當事人,甚至是廣西的當事人,他都能與他們順暢溝通,順利解決問題。韓庭長祖籍河南,在西安上的大學,大學畢業后響應國家支援西部的計劃,來到了當時還比較貧窮落后的柞水縣,這一呆竟是十幾年,就這樣他在柞水成家立業,慢慢地融入了柞水這塊還算豐腴富饒的土地,就這樣默默地為柞水法院的民事審判事業一路耕耘著。
韓衛東的特點是說著一口“韓式普通話”,但真正關于他的人物關鍵詞是:耐心、專業。韓衛東的耐心在我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可能是因為我本身缺乏這種品質。平時接待當事人,他總能拿出十二分的耐心,一點一點解答他們的疑問,有時候一個簡單的問題要反復解釋,但他從來都不厭其煩。好幾次都已經下班了,當事人打電話說要送材料過來,因為路遠趕到的時候下班了,他總會毫不猶豫的答應。記得有一次,一起標的只有2000多元的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申請給肇事車輛做鑒定,鑒定機構的工作人員過來調查,到的時候已經晚上七點多了,而且那天還停著電,韓庭長是開著手機的燈接待了他們。最后這起案件是在韓衛東一遍又一遍給雙方當事人做工作后調解結案的。當然這樣的例子不甚枚舉,他就是憑著這股耐心勁兒調解了一個又一個案件,迎來送走一個又一個當事人。
說起來韓衛東還不是法律專業的科班出身,他上大學的時候學的是水土保持,跟法律完全不沾邊,后來陰差陽錯的到了法院。到法院以后,他才從頭開始學習法律專業知識,憑著自己的努力很快就通過了司法考試,經過多年的實踐他早已成為法院民事審判工作的中堅力量,更是一名專業的辦案能手。每一個案子,他都能細致入微,準確的梳理法律關系,整理關聯訴訟材料,在庭審過程中更是專注、到位。面對疑難案件,他常能理論聯系實際,亮出獨到的觀點。他專業、認真的工作態度常令人折服,撰寫的裁判文書,事實認定清晰,說理透徹,邏輯嚴謹。他辦理的案件總能真正達到案結事了,專業從來都是他的信仰。有一次我問韓衛東一個法律問題,他反過來對我說,你是不是學法學的,以后自己要著手辦案,現在你必須好好學習。聽完他的話,當時我有些惱怒但更多的是羞愧,韓衛東說的沒錯,作為一名法律專業畢業的年輕人,我怎么能如此不專業,我不能丟法律人的臉,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忠言逆耳”。
在我眼里他就是這樣一個說著“河南柞水普通話”的柞水河南人,是一名專業、耐心的法官,更是我工作中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