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賈書章 王 濤
“咱自己富了那不叫富,讓群眾都過上好日子才是我擔任村干部最大的愿望。”商州區楊峪河鎮任家村村主任王建行發自內心的對記者說。
秋末初冬的一天,雨后初晴,位于南秦水庫右岸任村的千畝核桃基地里,王建行帶領一邦子群眾正在給成片的核桃進行涂白防凍。他一邊用刷子給核桃樹上涂抹石灰水,一邊給群眾講核桃的科管技術,說到有趣處,大家哈哈地笑了。
1994年,在外做生意十多年的王建行剛三十出頭,他被村民公選為聯合村村主任。聯合村處在南秦水庫東面的一座山坡上,土地面積廣闊。但群眾出行困難,沒有一條像樣的通村路,通村路成了村里人急切需要解決的大問題。王建行通過多次召集群眾大會,發動群眾,把修通村路一事列入議事日程。
在他的動員下,該村118戶428人每人捐資100元,王建行個人拿出300元錢用于修路。為了省錢,他去購買硝銨、鋸末、硫磺等炸藥原料,自己配制炸藥,開山放炮。為確保安全,王建行親自擔任爆破隊長,他就像一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隨著他口哨一吹,點火人點著了炮的引線,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土炮一個接著一個響起來,硬是在紅巖石上炸出一條進山路來。最多的時候,他們爆破隊一天就放了80多個炮,炮火紛飛,硝煙彌漫,簡直像在打仗一樣。由于他指揮有條不紊,安全措施到位,爆破隊施工沒發生一點小問題。為打通山村路做好了保障。在修路中,每天投勞30多人,村里男女老少齊參戰,就連快80歲的老人也拿著镢頭參加了勞動,群眾修路的積極性很高。經過30多天奮戰,花費4萬多元,修通了一條寬5米、長2400米的進村砂石路。1995年,王建行爭取水務部門資金5萬元,帶領群眾打機井2眼,修建水塔2座,經過2個月的緊張施工,解決了村里人的吃水困難。
王建行長期做生意,他做過生漆、藥材,2004年回家搞了擁有16輛載重車的車隊跑運輸,參加高速路建設。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掙了錢,致了富。2012年至2015年4月,王建行被選為任家村監委會主任。他爭取中央財政“一事一議”獎補資金12萬元,修建一座便民橋,解決了任家村群眾的生產生活出行困難。今年4月,王建行擔任任家村村主任以來,為把村里的核桃產業做大做強,他多方努力,和市林業局科工貿公司合作,成立了五龍山核桃專業合作社,發展會員40多戶。在該村一組流轉土地200多畝,建成了市級標準化核桃產業示范基地。采取“公司+農戶+合作社”模式,將群眾土地入股分紅,把任家村建成全市的核桃產業專業村。現已規劃修建進核桃園區環山公路,工程完工后,在村里辦起農家樂,游客可沿著坡塬休閑觀光,可解決3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