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學祥
市委要求在全市鎮辦實行掛牌上崗、民事代辦、當日接訪、民情日記、去向公示五項制度。民情日記能夠促使鄉鎮干部干中學、學中思,記錄工作履歷、記述生活感悟、記載民生訴求,分析發展差距、探索破解路徑、拉近群眾距離,從而以問題為導向,以民生為根本,把“三農”工作抓好抓實。讀完洛南縣四皓街辦黨工委書記李亞鋒的民情日記集《鄉鎮情懷》,由衷向鎮辦五項制度叫好,向鄉鎮干部點贊。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亞鋒17年在7個鄉鎮工作,無論森林火災、洪澇災害,還是突發事件,他都身處一線。他依靠感情凝聚、責任約束、事業鼓舞,積極破解干部管理難、群眾發動難、資金爭取難等難題,敢于負責,勇于擔當,任勞任怨,親歷親為,做出了不負黨性良心和崗位身份的成績。
化解矛盾、推進工作是能力,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是水平。亞鋒的可貴在于既重實干,又善思考。比如他把黨的事業比作“一江春水”,只有河流走向不違背規律,河道暢通不淤積,河堤堅固不垮塌,黨的事業才能奔騰不息。他深刻剖析鄉鎮責任無限大、權力無限小、體制有障礙、財政包袱重、觀念急需變,尖銳指出工作任務化、方法機械化、矛盾上交化、發展等靠化等問題。他認為鄉鎮領導必須緊扣經濟建設,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必須圍繞服務群眾,把民生作為第一政治;必須突出安全和諧,把穩定作為第一責任;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把政府公信力作為第一形象。
亞鋒愛工作、愛生活、愛山水、愛群眾。比如他寫鄉鎮干部的苦與樂,引起廣泛共鳴;寫老支書的眼淚、感人故事、難忘一幕等,發人深思;他寄語新任村官,熱情才能取得信任,真誠才能樹立威信,勤奮才能積累經驗,業績才能贏得民心……
凡經歷都是財富。鄉鎮工作磨礪意志,促進成長,使亞鋒成為開創數個“第一”的人。2007年4月,他是洛南縣第一次通過競職演講公開選拔的兩個鄉鎮長之一;2012年,他率先在四皓鎮農村黨支部換屆中推行“雙推雙審雙選”,被全縣推廣;2014年5月,他作為唯一的鄉鎮黨委書記代表,在省委主要領導調研座談會上,暢談了鎮村改革……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鄉鎮干部艱辛付出,保障國家政權穩固。“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鄭板橋的詩被亞鋒多次引用。亞鋒說,“每到大雨陣陣總會睡不著,每當電話響起都會擔心。這也許就是職責、就是使命。”
付出才有回報。亞鋒在擔任鄉鎮黨委書記的第二年被市委授予“全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今年又作為全市十名優秀鎮辦黨委書記之一受到市委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