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徐世旺)連日來,在山陽縣法官鄉大寺廟、法官廟村集中連片建成的1000畝良種核桃園地里,群眾忙著鋤草、施肥。截至目前,全縣完成核桃產業扶貧示范園建設2個,新建良種核桃園4萬畝。
在核桃產業發展過程中, 山陽縣充分利用與西農大開展“校地合作”的大好機遇,以十里至戶垣、高壩至銀花、板巖至法官3個核桃產業帶為核心,以戶垣寺坡、銀花五色溝、法官姚灣等10個集中連片500畝以上核桃建園為重點,把良種建園與退耕還林、農業綜合開發、農田基建、小流域治理有機結合,采取“一條流域一個品種、一個村組一塊基地”的方法進行集中連片栽植,促進核桃產業規模化發展。在核桃建設園中,實行新建園所需良種苗,縣上補助一半,群眾自籌一半;集中連片100畝以上核桃新建園,每畝補助20元;以往建園補植所需良種苗群眾每株自籌2元,實生苗群眾每株自籌0.2元,不足部分縣上補助的核桃建園種苗補貼政策,縣財政已預算核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00萬元,全縣上下投入春季核桃建園資金已達750萬元。實行縣、鎮包點示范帶動舉措,縣上包抓15個示范鎮,鎮上包抓1個示范村、20個示范戶的要求,輻射帶動核桃產業快速發展。春季以來,全縣建成500畝以上良種示范園12個,新建良種采穗圃、良種繁育基地4處600畝,初步形成了十里至戶垣、高壩至銀花、板巖至法官3個核桃產業帶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