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準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將商洛市一區三縣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范圍,洛南有幸位居其列,搭上了這躺特快列車,它為洛南縣的經濟社會突破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對洛南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必將產生重大的質變,也標志著洛南在西部大開發進入戰略轉型階段嶄新地位的確立。作為關中——天水經濟區“東南板塊”中的洛南縣,如何創新理念,發揮優勢,科學定位,實現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洛南縣縣委書記劉文亮。劉文亮首先說,國務院批準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打造西部大開發戰略高地的重大舉措,對于發揮本地優勢,推動西北地區經濟振興,深入持續推進西部大開發,具有重大的意義。洛南有幸搭上了躺特快列車,它標志著洛南從此進入了國家重點區域的發展層面,為洛南率先突破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劉文亮告訴記者,要充分利用好洛南被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的難得機遇,實現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必須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要通過思想的大解放,促進發展理念的融入和工作思路的創新,推動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一是深入宣傳動員。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利用廣播、電視、網站等各種媒體和各種會議,大力宣傳洛南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戰略機遇和重大意義,在全縣積極營造納入經濟區、實現大發展的濃厚氛圍。二是廣泛組織討論。在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廣泛開展“納入經濟區、我們怎么辦”座談會、討論會等學習討論活動,進一步統一思想,在全縣形成融入經濟區、推動大發展的共識和合力。三是切實轉變作風。通過宣傳動員和學習討論,促進全縣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更新思想觀念、創新發展理念、轉變工作作風、增強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堅持科學發展、循環發展、融入發展,借助關中—天水經濟區這個平臺實現洛南經濟率先突破發展。在談到洛南發展的優勢時,劉文亮向記者講述了三大優勢。一是區位優勢。洛南素有“陜西東南門戶”之稱,規劃中的榆商高速公路從洛南境內通過。隨著華山南區旅游項目的實施,“十二五”期間,一條連接榆商高速與河南盧氏、灤川的東西走向高速公路將規劃建設,從而打通秦嶺腹地與伏牛山腹地的旅游線路,帶動全縣乃至陜南經濟社會發展突破發展。二是資源優勢。洛南縣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礦產品有金、銀、鉛、鐵、鉬、煤、鉀長石、粘土、水晶等38種,其中鉀長石儲量約為8700萬噸,居亞洲之首;鉬礦儲量29萬噸,居全省第二位,潛在價值達2000多億元;鐵儲量達1270萬噸。洛南的生豬、煙葉、核桃、中藥材等農產品量大質優,是全國速生豐產林、油松種子和核桃基地縣,全省畜牧產業示范縣、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示范縣和優質烤煙基地縣。三是生態優勢。洛南縣屬暖溫帶氣候區,處于南北氣候過渡地帶,氣候濕潤涼爽,境內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群山連綿,峰巒疊障,水源涵養豐富,生態十分完好,是鮮為人知的休閑避暑勝地,生態旅游開發潛力巨大。
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合理科學定位,抓住天賜良機,主動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推動洛南率先突破發展,劉文亮胸有成竹,向記者娓娓道來。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既給洛南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我們將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全面審視,準確定位,科學決策,充分發揮洛南的比較優勢,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發展礦產加工業、醫藥化工業、造紙加工業、生態旅游業、綠色食品業五大產業體系,傾力把洛南打造成“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礦產品加工基地、綠色食品基地、生態旅游基地,推動洛南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一是打造礦產品生產基地。洛南將抓住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以資源整合、延伸增值、系列開發、綜合利用為抓手,加快策劃一批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項目集群,儲備一批后續重大項目,重點抓好鉬業、黃金、鐵礦等有色金屬的規模開發、延伸開發、增儲開發和循環利用,加快鉀長石、硅石、白云石、陶土等非金屬的規劃和招商,力爭到“十二五”期間,鐵礦實現產值10億元,白云石、硅石實現產值35億元,非金屬產值達50億元以上。同時,以工業園區為承載,在衛東工業小區重點打造億農高科藥業,在陶嶺工業園區建設9.8萬噸槳板項目,力爭到“十二五”末醫藥化工產值和造紙業產值分別達到10億元和15億元以上。二是打造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圍繞農業產業化發展目標,洛南要狠抓農業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大“一村一品”實施力度,加強綠色農產品基地認證,實行產業基地、龍頭企業、市場建設三輪驅動,大力發展生豬、蠶桑、核桃、烤煙、薯類、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加快100萬頭/年生豬綜合深加工、1。6萬緒繅絲項目、3000噸核桃綜合深加工、3萬噸馬鈴薯精淀粉加工等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力爭到“十二五”期間,實現綠色農產品產值超20億元,把洛南建成關中食品工業原料基地。三是打造生態旅游基地。洛南氣候溫和,山清水秀,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主要依托境內豐富的旅游資源,抓住榆商高速規劃建設的機遇,積極整合旅游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建設倉頡造字遺址、華山南區旅游風景區等旅游項目,建設秦嶺南麓百里文化旅游帶、老君山道教文化風景區、華嚴寺佛教文化覲區、華陽登華體驗區和倉頡影視城,著力把洛南打造成集山地避暑、探險觀光、文化養生、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省內外知名的特色旅游休閑度假基地,力爭到“十二五”期間,年接待游客達到50萬人次。同時,要圍繞把洛南建成“關中—天水經濟區”三級城市目標,拉大縣城框架,發展城鎮產業,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新建一批檔次較高的賓館、餐飲服務設施,新發展一批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物流業,積極發展保險、中介服務、信息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盡快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