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小龍)7月22日14時至7月23日14時,洛南縣突遭暴雨洪水襲擊,全縣最大降雨量為麻坪鎮栗西口村239.3毫米。暴雨致使該縣洛河、麻坪河、石門河、石坡河、周灣河等河流水位暴漲,靈口水文站7月23日10時實測最大流量3310立方米/秒、超越警戒流量2310立方米/秒,張坪水庫蓄水位快速上漲高達1121.7米(汛限水位1116米),超汛限水位5.7米,緊急實施泄洪,最大下泄流量為700立方米/秒。
接到暴雨預警信號后,洛南縣高度重視,全力做好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一是精準分析研判。7月22日晚發生降雨后,縣上及早組織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會商研判,縣氣象局于21時14分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21時52分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23日0時52分升級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為提前部署、科學調度防汛工作提供了依據。二是提前安排部署。接到暴雨預警信息后,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和有關要求傳達到鎮辦、到村、到戶、到人。安排包抓鎮辦防汛工作領導趕赴現場指揮,督促各重點部位的行政、技術、巡查責任人到崗到位,組織開展人員撤離工作,確保防汛措施落地落實。安排縣級部門包村科級領導、鎮辦包村干部到村協防,強化各村人員力量和防汛組織能力。三是科學合理調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靠前指揮,縣防汛指揮部科學調度,確保全縣雨情汛情信息傳遞暢通、防汛責任到位、人員撤離到位、生活保障到位。縣防汛指揮部于7月23日1時啟動防汛III級應急響應,緊急發布防汛指令5個,對重點部位巡查檢查、應急預案啟動、人員撤離、應急救援隊伍集結、防汛責任落實、險工險段交通管制等具體工作提出明確要求。23日13時,升級為防汛Ⅱ級應急響應,要求各鎮辦立即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全力以赴組織好群眾轉移避險和搶險救災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四是加大宣傳發動。各鎮辦充分發揮村(社區)、居民小組、中心戶長信息傳達機制,充分利用宣傳車、大喇叭、微信、短信、電視、電話、應急廣播、干部一對一入戶宣傳等多種方式加大暴雨天氣預警信息傳遞,讓廣大群眾了解重視雨情汛情,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自覺做好避險撤離準備工作。五是及時有序撤離。縣防汛指揮部第一時間啟動相應處置預案,指令鎮村干部、搶險隊伍、黨員及中心戶長對轄區內主要河流、地質災害隱患點、以往易淹沒區、地勢低洼區、水庫、尾礦庫、小流域及小河道沿線30米至50米范圍、老舊房屋、獨居老人戶、殘障戶等危險區域和重點人群進行有序撤離,做到應撤盡撤、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在張坪水庫蓄水位超過警戒線且上游降雨量持續加大時,縣防汛指揮部要求立即將水庫下游洛河沿線群眾撤離到安全地點,并做好撤離人員生活保障,切實將“轉移誰、誰來轉、怎么轉、轉到哪、誰來管”的要求落實到位,累計緊急避險轉移群眾58345人。六是全力搶險救災。7月23日,洛南縣成立“7·22”暴雨洪澇災害查災救災工作專班,下設查災救災、基礎設施搶修、地質災害和尾礦庫安全監管、應急救援救助等10個工作組,組織交通、水利、電力、通信等搶險隊伍組建16支應急救援分隊,進駐受災鎮辦開展應急救援、查災救災工作,限時搶通水毀道路、電力、供水、通信等設施,盡快恢復災區群眾生產生活秩序。目前,6支救援隊402人已進駐4個受災嚴重鎮辦開展救援工作。
截至23日24時,此次災害造成16個鎮辦69762人受災,倒塌房屋25戶86間、損壞房屋792戶2461間、車輛12臺,財產損失440.3萬元;玉米、烤煙、果蔬等農作物受災面積974.3公頃,農作物經濟損失4096萬元;災害造成縣城通往石門黃龍、麻坪、石坡、巡檢、保安、洛源、靈口等7個鎮道路中斷,巡檢、洛源、石坡、石門、保安、麻坪、靈口、柏峪寺、城關9個鎮辦37個村17條10千伏干線、2條10千伏支線停電,造成35976戶群眾電力中斷,石門鎮太白岔村、洛源鎮龍潭村、巡檢鎮高山河村、石坡鎮黑山村4個村通信中斷,沿洛河6個鎮辦部分河段洛河水漫過河堤、公路,基礎設施損失嚴重,直接經濟損失11840.1萬元;公共服務設施損失107萬元。全縣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483.4萬元,目前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