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截至7月24日18時,洛南縣特大暴雨洪澇災害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49億元。
據統計,此次災害造成全縣16個鎮辦146個村(社區)67345人受災,倒塌房屋78戶289間、損壞房屋1205戶3515間、車輛12臺,財產損失2243.27萬元;玉米、烤煙、果蔬等農作物受災面積2318.26公頃,成災1520.13公頃、絕收705.69公頃,農作物經濟損失5960.3萬元;災害造成縣城通往石門、麻坪、石坡、巡檢、保安、洛源、靈口等7個鎮道路中斷,巡檢、洛源、石坡、石門、保安、麻坪、靈口、柏峪寺、城關等9個鎮辦37個村17條10千伏干線、2條10千伏支線停電,造成35976戶群眾電力中斷,洛河沿線6個鎮辦部分河段河水漫過河堤、公路,基礎設施損失嚴重,經濟損失85745.66萬元;公共服務設施損失396萬元、工礦商貿損失532萬元,全縣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4877.23萬元,目前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
災情發生后,洛南縣組建了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查災救災工作專班,下設10個工作組(綜合協調、查災救災、基礎設施搶修、雨情水情監測、地質災害和尾礦庫監管、應急救援救助、后勤保障、新聞宣傳、疫情防控、執紀監督),統一部署、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實行日部署、日調度工作機制,建立了統籌調度、信息匯總、情況通報、會商研判工作機制。由16名包鎮縣級領導任組長,帶領應急、交通、水利、農業農村、電力、電信、移動、聯通等部門,赴各鎮辦開展查災救災工作。組織市武警支隊、市消防救援支隊等6支專業應急救援隊伍402人,赴巡檢、洛源、石門等鎮辦查災救災、運送物資。截至目前,16個鎮辦集鎮應急通道已打通、鎮辦駐地通信全部暢通。
全縣共轉移群眾58345人,其中緊急避險撤離群眾36439人、轉移安置21906人,設立144個集中安置點,集中安置轉移避險群眾9415人,分散安置群眾12491人。各集中安置點統一辦灶,設立了衛生室,明確了管理員,悉心做好各項服務。縣防汛指揮部組織車輛做好物資運送、派發等工作,為麻坪、巡檢、洛源等12個受災鎮辦配送礦泉水1453件、方便面3753件、面包784件、折疊床502張、被褥1607套、帳篷145頂等物資,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臨時安全住所、有干凈飲用水、有病能及時就醫。目前,轉移安置群眾情緒穩定,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縣上組建了道路交通、電力、供水、通信等基礎設施搶修工作突擊隊,市縣電力公司投入搶修人員169人、車輛22輛,已恢復6條10千伏干線、2條10千伏支線、336個臺區供電;中國移動、聯通、電信洛南縣分公司第一時間啟動搶險應急預案,組織多支搶險隊,開展通信線路搶修工作。第一時間開展搶修工作,已搶通石門、石坡、麻坪、寺耳、柏峪寺、洛源、巡檢等7鎮通信;搶修永豐鎮王村、四皓街辦白川、靈口集鎮、古城集鎮、城關庵底沖毀供水管網、抽水泵,恢復供水人口37620人,縣城水廠、縣村鎮供水公司向石坡集鎮應急送水10車次50立方米,解決了石坡集鎮1000余人飲水問題。縣交通局組織施工單位8家,投入機械41臺、人員185人,清理塌方7處4800立方米、路基搶通回填8000余立方米,搶通水毀路段10處。
目前,已對全縣91處地質災害點、49座尾礦庫、23座水庫、14條重點河流開展全面排查,組織撤離9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涉及危險區群眾466戶1449人,排查9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隱患51處,對山洪造成的地質隱患進行現場穩定,新認定隱患點10處,累計落實監測人員94人。23座水庫蓄水位全部在汛限水位以下,14條重點河流水勢回落、趨于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