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專項整治開展以來,我們結合省級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出臺政務服務標準443項,采取設置曝光臺、加強考核管理等方式,嚴肅通報批評違紀或被投訴問題,干部工作作風得到明顯提升……”剛走進商南縣政務服務中心,葉海濤主任就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起來。
葉海濤的話從辦事群眾口中得到了印證,“原來我們領取稅票費時費力,現在手續都在網上提交了,來大廳只需要在柜機上操作就能辦好,而且他們總是主動幫我操作,每來一趟,心情都是愉快的。”商南縣秦東集團財務經理汪青霞拿著手中的一沓票據邊往出走邊說。
商南縣政務服務中心堅持以“便民、高效、廉潔、規范”為宗旨,對所有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在群眾辦理業務時實行前臺導辦、一次受理、電子監察、電子評價等制度,杜絕了不作為、慢作為現象,群眾滿意率達99.98%。該中心充分利用網絡,全面推進部門行政權力事項網上公開、網上運行、網上辦理服務,推進審批服務項目網上審核和并聯審批,逐步形成網上服務與大廳服務、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相結合的一體化政務服務模式,用最短時間、最快速度、最優服務,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便利。
“近年來,在市、縣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公司連年享受直供電優惠電價,年均降低生產成本2000多萬元,有效推動了公司健康發展??h上有關部門也在硅科技產業園土地供應、林地審批、城建規劃、企業融資、項目建設等方面幫助公司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尤其是疫情發生以來,縣人社局對職工養老保險減免5個月,直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近百萬元,依托以工代訓政策給予符合條件的員工每人3個月、每月600元的補助,使我們真正享受到了優化營商環境帶來的紅利。”商南中劍公司副總經理孟金水告訴記者。
同時,商南縣稅務局在作風建設專項整治中,細化舉措,狠抓落實,在辦稅服務上做“加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在減稅降費上做“減法”,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在優化服務上做“乘法”,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推廣網上辦、自助辦、郵寄送、線上答等“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為新辦納稅人增加11項涉稅事項的“套餐式”服務,增加372項業務全程網上辦,152項業務實現“最多跑一次”。通過連續舉辦網絡學堂、在線培訓、上門輔導、微信通知等方式,第一時間將最新稅費優惠政策傳遞到納稅人手中,并開通綠色通道,讓納稅人及時充分享受政策紅利。今年以來,累計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減免稅款5807萬元,為1072戶納稅人辦理退稅1021萬元,有效減輕了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對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納稅人,依法延長納稅申報期限、延期繳納稅款,同時與各商業銀行聯合推出“稅信貸”,幫助27戶企業獲得2084萬元的納稅信用貸款,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服務“六穩”“六保”大局中貢獻了稅務力量。
此外,商南縣還在企業開辦方面實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審批”“一次辦結”,將辦理流程、所需材料及辦理時限實行“一次性告知”,為群眾提供多方式、多渠道的咨詢服務、辦事指引和進度查詢。對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企業登記申請,在1個工作日內作出許可決定,予以辦結。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簡易注銷,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可實現現場辦結,大大節省了企業退出的人力、財力、時間成本。實行“企業開辦全程零費用”,新開辦企業在領取營業執照后可免費刻制一套5枚印章,營業執照辦理、稅務信息確認、公章刻制全程零收費,切實把政府“好政策”變為企業“好口碑”,有效提高了企業開辦效率。(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