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縣高壩店鎮防洪搶險側記
靳天龍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心系群眾,關鍵時刻要沖鋒在前,把群眾的安危始終放在心中。”這是災后面對筆者采訪時,山陽縣高壩店鎮黨委書記董善平說的一句話,字里行間無不表露出一名共產黨員的赤誠初心,彰顯一名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7·23”水災造成山陽縣高壩店鎮7個村16個組不同程度受災,其中雙寨村和高壩街社區受災嚴重,共倒塌房屋11戶31間,致危房屋12戶35間,農作物受災871畝,水毀道路16115米、橋梁22座,水毀河堤19670米、供水站2處,雙寨村整村及其他3個組電力通信中斷。面對災情,高壩店鎮黨委、政府積極落實“人盯人”防搶撤機制,未造成一起人員傷亡,保護了群眾的安危,降低了群眾財產損失。
未雨綢繆,充當戰前指揮員
“每年汛期前,我們都會組織開展防搶撤應急演練,確保雨情汛情來臨時可控可防,特別是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道路交通、水庫、山洪溝域防洪重點部位做好充分預案。”董善平說。
為確保防汛搶險救災人員安全,高壩店鎮按照“寧重勿缺、不漏一人”的原則,將全鎮22個村(社區)14536戶43940名群眾,劃分“人盯人”防搶撤片區730個,設立撤離安置點424個,安排盯撤責任人789人,并逐一配備保障物質。
高壩店鎮鎮長徐宏告訴筆者:“高壩店鎮劃分出重點責任片區127個,重點避災安置點80個,安排包聯盯撤責任人149人,對2196戶8032人予以重點盯撤,在明顯雨情汛情來臨前,第一時間預警、第一時間布防、第一時間撤離,成立了一支40多人的應急突擊隊,做好隨時能立即投入工作的充分準備。”
在“7·23”暴雨發生之前,高壩店鎮雙寨村支部書記張水娥就召開了村組干部群眾大會,將全村5個組1206人劃分為23個“人盯人”防搶撤單元片區,設置撤離安置點23個,落實盯撤責任人23人。逐單元片區建立微信群,配備應急救援物資和防汛保障物資,組織開展了一次防搶撤應急演練,確保一旦發生雨情汛情,可快速有序將群眾轉移撤離到安全地帶。正是由于他們的精心部署,扎實安排,在“7·23”洪災中,全村干部群眾有序撤離,無一人員傷亡。
臨危不懼,甘做群眾守護神
7月22日的夜晚,令雙寨村所有村民終生難忘。當天晚上11時,村支部書記張水娥在巡查完全村的防汛工作后,剛回到了村委會,便接到高壩店鎮黨委、政府的暴雨預警通知。預感到暴風驟雨即將降臨,她通知全體干部立即行動,按照防汛救災“人盯人”防搶撤單元片區管理責任表和防汛撤離示意圖,迅速做好組織群眾撤離預案。
23日凌晨1時許,隨著一聲霹靂聲響,傾盆大雨瞬間降臨在這個寧靜的村落。張水娥立即通過廣播通知群眾和打電話通知片區負責人,做好汛情群眾安全撤離準備。3時許,全村停電,危急時刻,張水娥挺身而出,帶領村文書熊興山和副主任張韶恒一頭扎進雨夜,手持喇叭和手電筒,對居住在災害易發區的群眾進行拉網式排查。
5時許,當洪水沖毀道路橋梁、涌進田園村落時,張水娥已果斷組織干部及時、徹底、安全轉移
了全部群眾。當全村群眾轉移到集中安置點
時,全體黨員干部長舒一口氣,懸著的心也
終于落地。來不及休息,張水娥和安置點的負責人開始為群眾燒水做飯,添衣加被,對群眾進行思想疏導和心理安慰……
雙寨村五組村民胡仕榮,他家是雙寨村距離最遠和地理位置最高的安置點,今年75歲的胡仕榮是一名退休老黨員,退休后一直在家居住、耕作。“我這個安置點負責23戶68人的避災,作為一名老黨員,能為鄉親們做些事情,這是我特別樂意的。”胡仕榮說。
災后重建,做好群眾貼心人
23日9時許,當洪水逐漸退去,勉強可以進村入戶后,張水娥和黨員干部們立刻開始挨家挨戶地查看災情,無法抵達的地方,就用喇叭喊話詢問。走完了能到的所有地方,摸清了全村的基本受災情況。看著昔日的美麗鄉村一夜之間滿目瘡痍,張水娥和全體黨員干部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山陽縣委、縣政府在“7·23”災情發生后,立即組織災后救援工作,組織黨員干部開展災后重建,并派駐第一書記進村工作。高壩店鎮雙寨村第一書記韓波臨危受命,在23日當天就進駐雙寨村開展工作。災后的村莊,缺水斷電,路毀橋斷,桿倒屋塌,基本生活異常困難,他帶領群眾立即投入緊張有序的救災工作。
災情發生后,高壩店鎮黨委、政府積極主動作為,采取集中安置和投親靠友等措施,臨時安置受災群眾170多人,并組織工程機械,在交通、電力、通信、水利等部門的配合下抓緊搶險救災,7月26日,救災便道全面疏通,7月27日,電力、通信、臨時用水全面恢復,8月4日,鶻嶺水廠恢復正常供水。
目前,高壩店鎮共募集救災資金15.5萬元,接受救災物資43批價值68萬元,為25戶受災群眾發放了臨時救助資金,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對符合搬遷條件的5戶群眾,逐戶簽訂自愿搬遷承諾書,按照政策要求辦理搬遷手續。對經鑒定符合危改條件的4戶,逐戶制定修繕加固方案,落實危改責任,正抓緊組織施工,確保群眾住房安全。
不忘初心守使命,感恩奮進勇擔當。在這次救災中,高壩店鎮全體黨員干部始終以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靠前指揮,沖鋒一線,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全力以赴抗洪救災,以實際行動為黨徽添彩,譜寫了一曲服務群眾的奉獻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