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駱昭君) 近年來,柞水縣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主線,以黨建領航作用促進村級發展。以"提高兩力上水平,創先爭優建強縣"為載體,以"村級晉檔、創先爭優、評優樹模"為目標,不斷尋求共富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村,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發揮"能人效應",帶動農民增收。今年年初,該縣拿出了一定的資金獎勵了10名農村致富帶頭人,激勵他們更好的發揮其"領頭雁"作用,也促使更多的農村能人顯現出來。這一批能人是農村工作的排頭兵,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使廣大農民中形成了一種"比、趕、超"的氛圍。大家都積極行動起來,全面推行"黨員聯系幫扶"的共富模式。2011年,全縣發展養殖大場戶達338戶,其中,養豬大戶98戶、養牛大戶12戶、養羊大戶46戶、養禽大戶182戶,這些大戶的致富做法和經驗讓更多農民積極效仿,該縣的養殖業逐步走上規模化和標準化。今年上半年,全縣發展了萬頭養豬場10個、50萬只肉雞養殖基地1個,新增特色養殖場6個,發展畜禽養殖專業村6個、規模養殖小區28個。
----實施"強村帶動弱村",實現雙聯雙建。在各農村中推行"雙聯雙建"、"公司+基地+農戶"的共富模式。促進強村與弱村間的組織聯建、資源聯享、產業連抓、環境聯治、治安聯創。按照各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工業經濟等方面發展水平的高低將全縣120個村分為兩大類,實行"一對一"聯系制度,由發展稍快的村幫扶稍微落后一點的村,在實際工作中,互相聯系、共同建設。從而形成互幫、互學、共創、共建的氛圍。今年,該縣在繼續促進5個鞏固村發展的同時,又確立了7個推進村,按照"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扎實推進、共創共建"的原則,推進各村均衡發展。
----評選"星級支部、星級黨員",促進創先爭優。全縣共有120個農村支部,3791名農村黨員,該縣每年都會從這些支部和黨員中評選出一批星級黨支部和星級黨員。主要分為六大類:扶貧幫困黨支部(黨員)、計劃生育黨支部(黨員)、社會維穩黨支部(黨員)、帶民致富黨支部(黨員)、代理服務黨支部(黨員)、學習創新黨支部(黨員)。并予以表彰獎勵,從而在全縣農村中形成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的良好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