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張有懷) 今年以來,山陽縣加大教育、就業、衛生、安居、社會保障五大惠民工程實施力度,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為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教育強縣目標,山陽采取財政資金傾斜、多渠道籌措等方式加大教育投入,計劃在三年內投入9800萬元,加快教育重點項目和寄宿制學校建設,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目前,有8.9萬余學生享受“一補”,7.5萬余學生受惠于蛋奶工程。
作為勞務輸出大縣,山陽做大做強勞務產業促農增收。縣上以創建勞務輸出示范縣為載體,突出技能型勞務輸出,力爭全年實現勞務創收6億元以上。同時,加快創業示范基地建設,鼓勵和引導農民工回鄉創業,帶動群眾就地創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000多萬元,促進回鄉創業,擴大當地群眾、困難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和再就業面。
加強對鄉鎮衛生院的建設和改造維修,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299所,配備了10種基本醫療設備,并通過考試錄用村醫加強軟件建設。在185個村衛生室開展門診報銷工作,兌現計劃生育優惠政策,落實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補助項目。開展下鄉義診和宣教活動,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城鎮居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群眾醫療費用支出平均下降43.37%。縣上還在實施大病醫療救助的同時,從去年結余基金中劃撥500萬元,對單次住院合規費用自付金額4000元以上的大病病人進行二次補償,解決群眾因患大病致貧問題。
在實施安居工程中,山陽采取建設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等方式,于城鎮建設22.8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在農村結合扶貧項目,實施工賑移民和危房改造。目前,已建成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883套6萬多平方米,完成扶貧、工賑移民2486戶10695人,實施減災安居1982戶7927人,完成殘疾人危房改造66戶。
縣上大力加強鄉鎮文化站、農村文化書屋、廣場、公園等城鄉公共文體服務設施建設,安裝廣播電視村村通,推廣群眾性體育運動,促進群眾性文體事業發展,讓人們在安享物質富裕的同時,充實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