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井方東)商南縣堅持把做大做優財政"蛋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要務,按照"立足新起點、創造新優勢、再上新水平"的要求,準確研判經濟發展形勢,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創新財稅收入征管模式,加大財稅組織收入力度,有效促進了財政收入平穩較快增長。截至3月底,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8188.8萬元,同比增長13%;地方財政收入完成6398.2元,同比增長21%。
一是夯實責任,強化財稅收入征管。緊緊圍繞全年目標任務,加強組織協調,強化考核獎懲,齊抓共管促增收。完善稅源監控體系,積極開展納稅評估,加大稅收稽查力度,堵絕跑、冒、滴、漏,實現應收盡收。進一步強化礦產稅費集中征收管理,建立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嚴格國有資產出租轉讓及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管理,深挖增收潛力,確保財政收入任務全面完成。
二是轉變方式,夯實財政增收基礎。足額落實企業發展基金、項目前期費、特色農業及旅游產業扶持資金,為經濟發展提供財力保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突出支持重點,創新投入機制,支持礦產建材、水電能源、綠色食品三大支柱產業快速發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落實減輕企業負擔、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支持力度,擴大園區輻射效應,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加大科技投入,繼續大力支持優勢特色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增強農村經濟自我發展能力。繼續實施旅游帶動,支持景區深度開發和旅游宣傳促銷,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三是加大投入,加快民生事業發展。堅持一般性支出零增長,確保民生工程、"三農"、教育、社會保障等重點支出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支持"雙高普九"、校安工程建設,加快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完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城鄉低保全覆蓋社會保障體系,支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創業再就業。深入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改善城鄉中低收入群眾居住條件。健全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大"三農"投入,深化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繼續支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促進全縣社會事業健康協調發展。
四是強化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細化縣鎮兩級預算編制,建立完善預算編審與執行管理制度,提高預算管理水平。積極推進預算信息公開,著力打造陽光透明財政。不斷完善國庫集中支付運行機制,加強結余資金和專戶管理工作,規范財政支出行為。完善政府采購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繼續拓展采購范圍和采購規模,提高采購資金使用效益。加快財政信息化建設,搭建財政應用支撐平臺,逐步將所有財政業務銜接整合,提高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擴大財政投資事前評審范圍,加快財政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建設,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資金的專項檢查,實現政府性資金財政全過程監督。
五是注重建設,增強財稅軟實力。堅持以人為本,從嚴治隊,內強素質,外樹形象,進一步加強財稅干部隊伍建設。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制度建設、業務培訓、財政文化建設等活動,增強財稅干部廉潔勤政意識,努力提高干部隊伍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為推動財稅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