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周銀祥 趙昕)商南縣圍繞促農增收目標,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循環農業,農民人均純收入近三年年均增幅22%以上。
該縣立足“生態立縣、產業興縣、旅游強縣”戰略,堅持走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經營路子,引導群眾發展循環農業。目前,以茶葉、生豬為主導的區域優勢產業不斷壯大,新興的核桃、板栗、袋料食用菌、花卉、蔬菜、大鯢、天麻、魔芋、木耳等10多個促農增收產業生機勃勃。生豬、土雞年保有量分別達29.4萬頭、320萬只以上。規模擴張的同時,該縣注重提升循環農業質量效益,實施科技創新應用,推廣農作物秸稈還田、堆腐還田、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在全縣范圍建成戶用沼氣池4810口,建成試馬鎮大沼氣網點工程1處,完成永利公司“畜-沼-電”循環產業鏈大型沼氣工程1處,走出一條“林下經濟”“畜—沼—糧果菜”的資源循環利用路子。加強農業循環產業鏈,組建專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103個,注冊資本8149.19萬元,澤源畜禽養殖和永利養殖兩個專業合作社榮獲國家示范社稱號;大力實施龍頭帶動戰略,采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實現龍頭企業和農戶互利雙贏,全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4家,朝陽工貿被認定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金絲源”被認定為全國著名商標,2012年龍頭企業的銷售收入達到13.36億元,直接帶動5053戶農民實現增收。依托“金絲峽”“泉茗”“前坡嶺”“中原局會議遺址”“闖王寨”“三省石”“上蒼房”等境內豐富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生態鄉村游,全縣農家樂經營戶達到273戶,“任家溝村”被命名為省級旅游示范村,商南縣被授予首批“旅游示范縣”,成功舉辦2012年中國陜西茶葉節暨第三屆中國秦嶺生態旅游節,金絲峽、商南茶兩大名片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加大。此外,出臺、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推進農業生態觀光、土地林地流轉等,扶助循環農業,有力推動了特色優勢產業的擴規提質和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