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最大優勢
干凈清爽、整齊有序是水果店給人的第一印象。青橙水果店是北新街最大的水果專賣店。據總店店鋪經理賀武透露,一家高品質的水果店,店面的裝修布局十分重要,這是戰勝路邊攤的法寶之一。記者在多家水果店注意到,這些水果店通常以形式簡潔、格調新穎、色彩和諧的招牌廣告突出自己的形象,店內明亮的燈光照射出水果的自然色澤,四周墻壁上的鏡子,將店內空間反射的格外寬敞。單從店鋪裝飾上,普通的路邊攤已相形見絀。
由于路邊攤受條件所限,多以時令、易放的水果為主,可進入水果店,琳瑯滿目、品種齊全的水果通常會讓顧客挑花眼,從時令水果西瓜、油桃、毛桃、圣女果、乳瓜,到大眾水果蘋果、香蕉、鴨梨,再到南方水果芒果、荔枝、山竹,還有高檔水果紅提、紅布林、紅蛇果等,沒有你買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有時不單單是想買水果,也想逛一逛,水果店里品種齊全,能選擇的較多,我今天本來是想買桃的,可一看新鮮的荔枝不錯,剛到貨的芒果也挺好,就給家人把這幾樣都買了點。”付女士領著一大袋剛買好的水果興沖沖地出了水果店。
正當記者采訪時,青橙水果店的拉貨車回來了,賀武告訴記者,他們店的水果貨源主要來自于西安幾個固定的水果批發商。“我們水果店經營的就一種品牌,品牌就是要靠質量、服務來保證,只要顧客說買的水果有問題,我們絕對包退包換,絕不能因品質問題砸了我們的牌子。我們店的進貨車每三天進一次貨,新鮮是我們給顧客的首要保證。”
水果攤本身投資少,更沒有條件親自去外地進貨,貨源大多來自本地,49歲的流動商販劉德發胳膊和腿稍有殘疾,這些年就靠著那輛水果三輪車維生。他告訴記者,多數賣水果的都是從東關水果批發市場進貨,他早上4點就得起來去進貨,這幾天油桃賣的好,他一天最多能進200斤,毛收入也就四五百塊錢。比起水果攤的收入,經營并不算紅火的水果店老板王全祥向記者透露,他一天保守毛收入有一千多塊錢。
當記者問及一些消費者為什么會選擇去水果店購買水果時,多數的回答是稱準、夠誠信。“水果店里明碼標價,付賬時電腦計費,統一打印小票,有問題找說法時也有證據,而且他們的稱也的確讓人放心。路邊攤上的水果經常缺斤短兩,我有一次在攤上買了3斤櫻桃,回去一校稱,只有2斤1兩,后來我再也不在路邊攤上買水果了。”年輕的上班族劉倩說起上次買水果的經歷,依然憤怒猶存。“個別攤子缺斤短兩,到頭來不僅把顧客坑了,也把我們這些攤子砸了,很多人就會覺得路邊攤上的稱不夠,對路邊攤一棒子打死。”說到稱的問題,劉德發也是一臉無奈。
幾方價格間的博弈
人們買水果不僅關心水果的品質,也同樣關心水果的價格。在記者走訪的多家水果店和路邊攤上,幾乎各家的價錢都不一樣。在一些路邊攤上商販甚至漫天要價,新鮮的荔枝,水果店的標價一般在8元左右,攤上的要價最高達10元。在總體的對比中,記者發現超市、水果店、路邊攤,這三家的水果價始終存在著一種博弈:當地的時令水果一直是路邊攤上的最便宜,如西瓜,攤上賣1.2——1.5元一斤,水果店和超市里的價格每斤幾乎都在1.5元以上;油桃,攤上是2元——3元一斤左右,水果店里賣3——4元一斤。除了時令水果,別的水果價格水果店又要比路邊攤便宜很多,如香蕉,店里一斤不超過4元,攤上的價位就在4元以上,加上最近香蕉短缺,在一些攤上根本買不到香蕉。又比如蘋果,店里個大新鮮的最高價也不過8到10元一斤,攤上一些幾乎沒什么賣相的要價已達到一斤8元。
對于水果店和路邊攤上的水果價格,經營水果生意多年的胡旺發透露,各家水果店價格不一,是因為每家水果店都需要有自己的暢銷品種,通過質優價低達到暢銷,再通過暢銷拉動其他品種的銷量。時令水果的價位稍高一點,主要由于要把運費、店面開銷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