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黨梁)柞水縣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消除隱患”的工作思路,狠抓隱患排查整治,全力加大衛生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群防群治機制,全面夯實學校食品安全管理防線。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科教、衛計、市監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完善工作規程,形成了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通力協作、科學防控的工作網絡,確保學校食品安全及傳染病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見真章、見實效。
強化教育,勤念“緊箍咒”。在每年3月和9月開學期間,開展食品安全、疾病預防進校園活動,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流行病防治等進校園講座30余次,不斷增強教職員工和廣大師生、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制定學校食品安全及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計劃,通過教師經常講、隨時講,全面筑牢思想安全防線。
規范運作,擰緊“安全閥”。升級改造47所學校的食堂,購置防蠅傘、消毒柜等硬件設施,學校食堂的硬件設施得到完善,流程布局、功能分區更加合理。全面規范食品原料進貨索證、購進食品原料驗收、進貨和使用臺賬登記、食品留樣記錄、消毒記錄、餐飲具消毒、食堂從業人員持健康證上崗等運行機制,食堂衛生條件得到全面改觀。
突出整治,打好“組合拳”。聯合公安、衛計、科教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和常態化巡查,全面排查整治風險隱患。截至目前,共檢查學校食堂63家,校園周邊食品生產經營戶280戶,下發責令改正39戶,沒收問題食品30公斤。
完善制度,筑牢“防火墻”。加強制度建設,督促各中小學全面完善了食品衛生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食堂從業人員管理、食堂食品衛生管理等規章制度。同時,建立“縣上一季度一排查、鎮辦一月一排查、學校一周一排查、各班一日一排查”的校園安全檢查機制,定期排查安全隱患,建立整改臺賬,限期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