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教育培訓 提升本領能力
鎮安凝聚干部力量促進脫貧攻堅
本報訊(楊木)今年以來,鎮安縣積極實施教育培訓,增強領導干部的真抓實干能力,服務脫貧攻堅大局,取得明顯效果。目前全縣建立產業合作社668個,培育黨員示范戶690戶,帶動1.46萬戶貧困戶發展產業,農戶戶均至少有兩項以上“長短結合”穩定增收產業。
提升本領,堅持從學習抓起。堅持抓住黨支部學習這個關鍵基礎,以支部為單位,緊扣“三會一課”,認真備好黨章黨規“基礎課”、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必修課”、崗位職能主業“專業課”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中省市重大決策部署“研修課”四大課程。按月統一編發學習材料,通過縣鎮村613個“三級聯學”平臺,及時傳發到支部、到黨員、到領導干部,組織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引領全縣黨組織和領導干部深入持久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講話、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為了突出提升本領的針對性,將黨員分為縣級黨員干部、科級黨員干部、一般黨員干部和普通黨員四個層次,實行統建題庫、支部每季度組織線上考試、網上公布成績并限時補考,實現以考促學。在“學”的基礎上,圍繞“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等專題,深入開展討論交流1440場次,每名黨員記讀書筆記兩萬字以上、撰寫心得體會至少4篇。同時,511名黨組織書記和領導干部圍繞“增強四個意識、維護黨中央權威、向黨中央看齊”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等主題開展講黨課活動。
干部能力堅持在實踐中提升,工作中檢驗,縣委全面明確縣級領導脫貧攻堅責任分工,縣級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每人包抓1個脫貧任務重、矛盾問題多的鎮和4個貧困村;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各包抓1個鎮和3個貧困村、1個非貧困村;其他縣級干部分別包抓1個鎮或3個貧困村;所有縣級干部每人包扶5戶貧困戶,并帶頭聯系一定數量的非貧困戶。科級干部每人包扶3戶貧困戶,一般干部每人包扶兩戶貧困戶,農村有能力的黨員每人至少包扶1戶貧困戶,也分別聯系一定數量的非貧困戶,做到包抓包扶不空一村、不落一戶。先后選派130多名科級干部擔任村第一書記、駐村隊員,共選派駐村干部627名,充實了基層脫貧攻堅力量,提升干部工作的處理、協調能力。
干部能力提升了,帶動了脫貧攻堅。全縣貧困戶新農合參合率、大病保險參保率均達到100%;貧困人口慢病簽約服務救治比例和大病專項集中救治比例均為100%。貧困戶家中義務教育學生全部享受教育扶貧政策,無因貧失學輟學現象;計劃退出的90個貧困村,農戶生活用水全部達到安全飲水標準,全縣農戶安全飲水覆蓋率達到100%,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6%;整修“油返砂”149.6公里,實現戶戶通生活用電,154個標準化村(社區)衛生室全面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