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辛恒衛)“以前一到晚上我們都不愿出門,因為天黑走路不方便。現在裝起了路燈,我們一到晚上,都喜歡出去散步、乘涼,到村里小廣場鍛煉身體。”近日,鎮安縣西口回族鎮農豐村村民王興懷老人喜滋滋地說。
農豐村位于西口回族鎮以東3公里處,2015年被認定為貧困村。在陜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幫扶下,經過5年時間的發展,致富產業欣欣向榮,村民日子越過越有滋味,曾經落后的小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村民心中還有一個愿望——希望夜晚的小山村盡快亮起來。
“農豐村處于西口回族鎮和高峰鎮的中間地段,道路縱橫交錯,每到夜里就漆黑一片,夜間出行存在安全隱患。”農豐村村民吳方群說。一直以來,安裝路燈就是農豐村村民的一大心愿。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駐村工作隊在入戶走訪中了解到這一實際情況后,征求村兩委會、黨員和村民代表的意見建議,積極將“雪亮”工程建設項目納入美麗鄉村規劃。項目確定后,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實地勘察、修改方案、聯系相關部門……“雪亮”工程很快落地實施。
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籌資37萬元,一共安裝了87盞路燈,這些路燈均由太陽能電池電源供電,全自動光控,即便是陰雨天氣,路燈也能在夜間持續照明。
“今年還計劃給農豐村隔壁的青樹村也安裝路燈,這是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為群眾辦的大好事啊!”吳方群說。
夏季以來,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農豐村村民吃過晚飯,都不約而同地走出家門悠閑散步,在路燈下坐在一起聊天,孩子們也在路燈下嬉戲打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