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周緒虎)今年以來,鎮安縣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圍繞“一廳四地”定位,全力以赴抓項目、興產業、惠民生、防風險,推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鎮安縣科學編制《項目謀劃工作導引》,謀劃入庫秦嶺天池等重點項目496個、總投資2321億元。健全“六庫兩線一碼”全過程管理機制,195個重點項目完成年計劃的92.4%,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市第一。縣上新建茶園2000畝、養蠶1萬張、種植烤煙3.1萬畝、新發展魔芋8000畝、種植中藥材3萬畝,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3.9%。新建工業標準化廠房4萬平方米,招引入園企業4家、總部經濟企業2家。鎢新材料產業園城安、鼎豐2家企業正式投產,米糧抽水蓄能電站“三大專題”報告進入評審,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11.2億元。
以國家衛生縣、國家園林城市、省級文明縣城創建為載體,全縣推進城市更新、干凈鎮安行動,城區主干道兩側外墻排危全部完成,累計建成口袋公園21個、健身步道16.1公里,道路“白改黑”13.8公里、線纜落地28公里,打通斷頭路18處,改造提升人行步道9.8公里、背街小巷23條4.2公里,城區雨污分管網工程全面鋪開,1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2個棚改項目主體完工,集鎮污水處理、垃圾清運、亮化綠化等基礎設施加快推進。
以“五個新突破”為抓手,鎮安縣優化“容缺受理、幫辦代辦、延時服務、提前介入、網絡預約”5項服務,15類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常態化開展服務企業早餐會、晚茶會、“面對面”懇談會,出臺《鎮安縣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十條措施》,新增注冊企業403家、個體戶1302戶。
全縣深入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系列活動,嚴厲打擊整治秦嶺“五亂”問題,立案19起,處理違法人員19人,紀律處分6人。新建、遷建空氣自動監測站各1座,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位居全市第二,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創建市級綠色礦山2家,3座尾礦庫完成閉庫銷號。全市首家生態資產運營管理公司掛牌,挖掘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5個,累計發放“生態貸”3.18億元。
鎮安縣整合財政涉農資金2.97億元實施項目259個,發展“五小項目”庭院經濟1.19萬戶。城鎮新增就業202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6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1%、8.6%以上。保障城鄉低保對象8502戶1.9萬人,特困供養對象3731人。落實防返貧“2244”“周研判”監測幫扶機制,1618戶5268人監測對象中,風險消除1029戶3477人,無一人返貧致貧。新建秦嶺山水鄉村示范村50個,改造農村土坯房1238戶、農村戶廁6389座,新建提升農村公廁141座、旅游廁所49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