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俊)近年來,柞水縣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效率實施,全面推進村鎮供水建管一體化,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農村供水專管機構,建立了政府主體、企業建管、多元籌資的村鎮供水管理的長效機制,著力探索“以水養水”的農村供水建管新路徑。
健全水制度,夯實水基礎。成立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與相關部門和參建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并將年度建設任務細化到月,科級領導分區域包抓,派干部包點,層層夯實工作責任。依托村鎮供水公司為經營主體,統一建設供水設施,統一交付使用,統一后期維護管理。同時,打破城鄉地域界限,整合水資源,加強橫向聯合,創新了村鎮供水管理集“規劃、融資、建設、運營、維護、服務”為一體的規?;a業化、專業化發展模式。
抓好水工程,建好水設施。按照施工難易程度和工程體量大小,統籌人、財、物保障,分類推進,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全力推進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對項目選用管材等物料進行集中采購,嚴把材料關口。各片區包抓責任人定期深入施工現場,抽查抽檢工程建設質量,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確保了安全飲水項目建設質量。同時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納入鎮辦脫貧攻堅考核,建立了周督查、月通報、季考核的工作機制,確保了項目建設按照時間節點完成任務。
強化水管理,規范水檢測。完善“一制、一表、一平臺”建設,建立了水質檢測中心,檢測能力42項,已獲得21項CMA認證,為農村居民用水安全檢測提供有效技術支撐。建立了信息化管控中心,對水廠、管網和水源實現自動化監測,提高供水搶修速度、應急事件的處理效率和供水服務水平。成立了基層供水站、專業搶修隊,加強水表、管材、閘門等物資的儲備管理,推行巡檢、管理維修工作制度,實行搶修統一調度,統一考核監管,統一物資調配。
做好水認證,保障水安全。在工程建設完成后,由衛計部門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水質檢測單位對所有工程的管網末端水質進行專業化驗。對照今年確定的貧困退出村及貧困戶名單,組織水務系統干部職工逐村逐戶進行安全飲水達標核查認定,做到戶主不簽字、認定不達標。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全縣43個貧困村和28個非貧困村的貧困戶飲水安全達標認定,并通過了市水務局的核查抽查,全縣貧困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貧困戶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供水保證率達到95%以上。委托縣農村飲水安全水質監測中心,定期對各鎮村供水工程水質進行檢測,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確保農村居民吃上安全水、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