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瑞)柞水縣堅持因村制宜、因戶擇業、因人施策,強化政策扶持、利益聯結、技術服務等,全力打好產業扶貧硬仗,鞏固脫貧成果。
建立產業臺賬。緊扣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戶均至少1個中長期產業的目標,對剩余有勞動能力貧困戶中需要產業扶貧幫扶貧困戶39戶148人、已脫貧產業扶持戶10070戶37278人,因戶因人施策,建立產業幫扶臺賬。
加快物資調運。全縣今年新建大棚335個,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春季木耳菌包已經調運1300萬袋。同時,積極引導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發展藥材種植0.93萬畝,生豬存欄3.97萬頭,土雞存欄15萬只。
加強產銷對接。通過消費扶貧工作系統推薦帶貧企業6家,推薦產品47個,其中通過國家扶貧辦審核企業4家、產品37個。通過國家扶貧辦審核的企業已成功入駐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832平臺)。今年3月縣級認定扶貧產品59個,目前正在組織錄入消費扶貧工作系統。
強化技術培訓。為全縣9個鎮辦各安排1名木耳技術員,派出44名聯村包扶木耳技術指導員指導44個村發展木耳產業;通過田間地頭和集中分散培訓,開展產業技術服務23場次,派出技術人員132人,開展技術服務827人次,保障農業農村經濟穩步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