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玉西)今年以來,柞水縣以鄉村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為抓手,圍繞特色產業科技需求,不斷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促進科技成果有效轉化,推動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柞水縣圍繞發展糧油、食用菌、中藥材、茶葉、畜禽養殖等農業特色主導產業,開展技術指導和技術推廣,為農戶和經營主體提供農技服務。精選54名科技特派員下沉一線,實現了科技人才服務全覆蓋。聚焦科技資源,成立農業技術推廣專家隊伍4個,選聘科技特派員和技術骨干擔任隊長和副隊長,輻射帶動農技干部50名。發布農情信息284條,解決農業生產問題75個。
該縣構建了“科技特派員+農技人員+經營主體+農戶”的鏈式農技服務模式,將科技、人才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制定了《農技推廣五項制度》,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培訓105場次,培訓農民8000余人;委派科技特派員和縣、鎮木耳技術員進行木耳菌包的栽培、管理方面的技術指導分赴村(社區)44個,舉辦木耳技能培訓45場次,培訓人員2100多人次;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2期,培訓養殖戶100人。
柞水縣開展以“推廣農業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科技下鄉活動,組織科技特派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下鄉進村258人次;利用柞水電視臺《科技之窗》欄目,播出專題節目16期,播報各類新聞通訊21條;利用科技資源調研等開展科技宣傳活動,下發科技宣傳資料1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