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導演卡洛斯·雷加達斯的半自傳電影《光之后》在放映后遭到了截然不同的兩級評價,有媒體認為這部電影極具創新精神,也有人覺得影片不之所云,故弄玄虛。不過評委還是把最佳導演獎授予了這部電影。據悉,評審團中的英國導演阿德里亞-阿諾德與海地導演拉烏爾-佩克,一直堅持力挺該片,估計這也是《光之后》有所斬獲的重要原因。
老將新人都有斬獲
曾經憑借《四月三周兩天》,獲得第60屆戛納最佳影片獎的羅馬尼亞導演克里斯蒂安-蒙吉烏,再度憑借《山之外》獲得最佳編劇獎,這也使得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一對處在不同背景下的孤兒故事的《山之外》成為當晚唯一獲得兩個獎項的電影。
而英國老導演肯-洛奇的溫情小品《天使的分享》,講述了幾個英國底層青年意圖偷取名酒的故事,這部電影也獲得了部分評委的青睞,摘得評委會特別獎。肯-洛奇表示,“戛納放映的電影不只是為了消遣,而是讓我們團結起來。在這個黑暗的時代,讓我們一起對抗困難。”值得一提的是,曾與肯-洛奇合作過電影《尋找埃里克》的著名球星坎通納,還在頒獎禮之后,給老朋友發了一條熱情洋溢的祝賀短信。
“一種關注”單元競賽片,美國電影《南方的野獸》獲得最佳處女作金攝影機獎。土耳其導演L.Rezan Yesilbas的《沉默》獲得最佳短片獎。
美、中電影兩種慘敗
今年戛納電影節的競賽單元有多部美國電影入圍,但《月升王國》《無法無天》《污泥》《報童》《溫柔殺戮》都沒有收獲任何獎項,讓人頗為感到意外。如果不是在今年圣丹斯電影節上大放異彩的《南方的野獸》獲得了最佳處女作金攝影機獎,美國電影可謂是全軍覆沒。以至于評委亞歷山大-佩恩在發布會上被記者取笑,“美國電影那么不招待見,你回去還好意思拍片嗎?”
相比起美國電影的“窘態”,華語片連續兩年沒有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更加讓人難堪。與此同時,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中國女星創紀錄地多次走上了紅毯。藝術還是秀場,中國電影在戛納兩級的一冷一熱,的確值得深思。(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