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0日專電(記者萬一、周寧)一曲《懂你》曾經讓多少人如癡如醉,而當“警方證實滿文軍涉毒”的消息占據各大網站娛樂版頭條的時候,又有多少人還能對滿文軍說“懂你”?
娛樂圈吸毒的消息從來就沒停止過,有些正值事業巔峰的明星因吸毒而身敗名裂、甚至家破人亡。明星生活殷實,為什么還要吸毒?
某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張先生告訴記者,有些明星吸毒純粹是生活空虛所致,他們除了唱歌、演戲,沒有什么積極向上的業余愛好,為擺脫無聊,聚成吸毒小圈子,尋求刺激、排解無聊。“在某些明星看來,吸毒是一種高級時髦的消費、是一種前衛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地位的體現。這與他們的成長經歷坎坷、教育程度偏低有關。”
“當然,吃青春飯是娛樂圈的‘鐵律’,明星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里和激烈的競爭中盡快出人頭地,勢必在工作、生活中存在很大壓力,有些明星為尋求一時解脫用吸毒慰藉,染上毒癮,不能自拔。”一位圈內人士對記者說。
以一曲《笑臉》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手謝東在解釋自己為何吸毒時說,平時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再加上對很多事物比較敏感、容易情緒化,就拿吸毒當作排解方式。
張先生說:“不排除一些年輕音樂人為尋求所謂的創作靈感而吸毒的情況。這些人骨子里就是為了創作,但他們走錯了路。”歌手劉歡曾在一次電視節目中坦言:“圈內確實存在想借助吸毒來尋找靈感的人,一些年輕人以為沾上這個東西才顯得另類、才能展示自己的頹廢、才能找到藝術靈感。”
有些網友認為,社會對明星太寬容,缺少監管。“要說明星們不懂吸毒的危害和違法,沒人會相信。無論是解壓還是尋找藝術靈感,這樣的說法顯然站不住腳。”搜狐網網友說,“所謂解壓,那是指放松身心,舒緩緊張,然后以更飽滿的精神迎接新的挑戰,而吸毒,則是自我麻醉,逃避現實。”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副主任石建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加大執法透明度的同時,媒體的輿論監督也很有必要,它是對明星們的一種‘解救’。”
社會學家周孝正分析說,“明星制度”的速成模式已經成為當前娛樂圈的“法則”,明星們的成名路大多坎坷,成名成為他們的唯一追求。然而,當他們發現自己一舉成名、一夜暴富,面對突如其來的鮮花和掌聲時,并沒有太多的心理準備,很容易進入“失范”狀態,即不清楚生活目的何在。在這種認知狀態下,很容易受到所謂“毒品文化”的吸引和誘惑。
貓撲網的一項調查顯示,有70%多的網民堅決不同情明星涉毒。究其原因,近九成網民認為是明星整體素質不高、沒有社會責任心所致。對于明星涉毒的影響,82%的網民認為“影響十分大,會助長歪風邪氣,給青少年錯誤認識,讓‘粉絲’盲目效仿、追求快感、鋌而走險。”
“有些明星并未意識到他們的‘生活作品’比‘熒屏作品’更需要責任的擔當。”周孝正點評道,“明星們塑造的藝術形象特別是一些優秀人物形象,容易使受眾對他們產生隱性認同。他們的聲望與號召力,常常可以影響社會各階層、各年齡段的群體。倘若明星們對自己的‘生活作品’玩世不恭,輕者會使人產生認知錯位,重者會導致‘粉絲’們的紛紛效仿,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眾目睽睽下的明星們有義務塑造好自己的‘生活作品’,做到‘表里如一’。”
打開百度,搜索“滿文軍”三個字,關于“吸毒”的新聞鋪天蓋地,仿佛一夜之間,他曾經的公益演出、賑災捐款、奧運歌曲創作等一系列“陽光新聞”都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