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許多樂迷等待多時的09快女十強終于于近日終于誕生,經過多輪的殘酷角逐,這些選手終于如愿以償地進入了最終的決賽。這些幸運兒再次光鮮地站在我們的面前,接受各行各業的褒獎,恭喜內地音樂界又多了幾位“歪瓜裂棗”。
“存在即合理”,對于這種大眾文化的存在,是否應該繼續?還是應該適當的遏制,都是應該并且值得商榷的事情。歐美選秀節目之所以歷經數年還表現堅挺,受到廣泛關注,最根本原因,我想正是觀眾還能從中感受到一種原生態的草根精神,一種對藝術之夢的追求和尊重。當一切美好的東西,沾上名利二字可能都會變質,變得面目全非,變得百孔千瘡,慘不忍睹,如此惡性循環下去,你就會明白歌壇沒落走向蕭條和他們也是有牽連的。
1998年,MTV臺在臺灣舉辦《新聲卡位戰》,江美琪、蕭亞軒、侯湘婷從這個比賽中脫穎而出,她們青澀的模樣,清澈透底的音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歌手都參加過歌唱比賽,沒什么大不了的,可為什么如今的歌唱比賽雖然做得有聲有色,但卻一點都吸引不了我的注意,我亦是一臉的茫然。
從2004年開始,那些烏泱泱、一撥撥輪番上陣的超女快男們并沒有給樂壇帶了什么新鮮血液,也缺少真正意義上的歌手,不是緋聞滿天飛,就是表現的差強人意,在音樂方面,更是鮮有佳作問世。可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成績卻有目共睹。是她們——讓這個樂壇看上去很美,給人一種新人輩出,映出蓬勃生機一片,也養活了一幫來內地蒙事的港臺過期音樂人;是她們——攪亂了樂壇的一汪清泉,讓那些才華橫溢的歌者掙扎在音樂圈的邊緣,過著疲憊不堪的理想生活。何勇的《垃圾場》唱得多好呀!尤其是,最后的那幾句,是誰呀!是誰!
其實,我本人挺喜歡觀看歌唱比賽的,這幾年為此更是樂此不疲,經常穿梭在各大高校音樂比賽現場,他們的水準一般,有些歌者亦缺乏專業音樂知識作輔助。甚至,經常會出錯,惹得場下眾人哈哈大笑的場面屢見不鮮。可我卻覺得那是真正的比賽,就連漂亮女生流淚的那瞬間我都驚愕的不行,嘴上說,至于嗎?可心里卻隱隱作痛。可能是他們的真實、純真的情感深深刺痛了我。
從去年開始,我就計劃做一張關于校園的民謠唱片,很可惜一直由于工作太忙的緣故而無暇顧及。我也希望并呼吁那些唱片公司在選才的眼光上應該變得再寬廣一些,賺錢是硬道理,可音樂本身的內涵也很重要,哪些是真正值得去做的事情?另外,他們比我清楚,指望一些電視節目找出那些優秀的歌手,是多么不靠譜的一件事情呀!很多事情都、可以順其自然,那些自然的聲音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邊發出誘人的信號,不是你眼拙,就是你根本不具備做一名伯樂的潛質,因為,在我眼中,他們是最好的,是內地樂壇發展的種植園,終究有一天會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記得某位古人說過:“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知者又其次也。用這句話形容歌唱者是比較確切的,也是能夠理解的。一個歌手擁有了一副好嗓子并不等于擁有了一切,它需要你對某種事物心動,在感情涌入時發出聲音,那時的聲音才是最美的,它需要的是演繹,是音樂修養,不是站在那里毫無知覺地像個傻子一樣。
像現在的快樂女生比賽,選出來獲勝者的真是不敢恭維,人為操縱性太強,毫無公平可言,早已違背了比賽的真正寓意。完完全全是在“作秀”,我們總想多一些“例外”和“奇跡”,“一夜成名”的心態雖然無法完全屏蔽,但關于夢想我們還有其他正確的選擇方法,全民皆歌德欲望太強烈的話,就是變態了!所有的人都在作秀,都在做著陰險并且不要臉的勾當,仔細看看我們的樂壇,除了表面光鮮外,根本無任何內涵而言,誰會如此在意音樂本身的東西?(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