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兩年“音樂節各地井噴”成熱門話題相比,今年全國各地音樂節的總體態勢趨于平穩上升:人們在大小長假或周末去參加一個音樂節已經算不上是一件多么時髦的事情,而是成為一種娛樂生活常態。在音樂類型上,這兩年各大音樂節的主流參演陣容也有一個從搖滾樂隊到偏另類的流行歌手,再到大眾流行歌手的轉化過程。
今年的音樂節出現了向高端發展的趨勢,比如此前北京舉辦的樂谷音樂節和本月將在成都亮相的大愛音樂節。這類音樂節不僅演出陣容強,票價也比一般的音樂節要高,其他的配套設施也更為完善。這樣的音樂節是否能擔當得起票價和樂迷的期待?高端音樂節到底“高端”在何處?
今年出現高票價音樂節
一般的音樂節的單日票價在100元以內,而今年的樂谷音樂節和成都大愛音樂節的單日票價都將近300元。而這也讓音樂節的票價問題成為今年樂迷關心的話題。
當大家習慣了迷笛音樂節、摩登音樂節以及各地有政府支持的音樂節品牌不到一百元一天的票價,如果一個音樂節的單日價格超過兩百,那么一定會招致“太貴了買不起”的呼聲。半個月前在平谷舉辦的樂谷音樂節在開票初期,曾因單日票價280元引發爭議,音樂節請來了The Jesus and Mary Chain、Joss Stone、許巍、范曉萱(點擊觀看范曉萱影視作品《戀人絮語》)等中外演出陣容。這些參與演出的音樂人都擁有眾多忠實樂迷,他們對演出的期待讓280元的票價并不成為障礙。而音樂節現場則讓大部分觀眾覺得“值回票價”,除了樂隊的投入演出外,其他硬件設施,包括餐飲、洗手間、交通服務等都在國內音樂節中做到了一流水平。
即將于端午節小長假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舉辦的大愛音樂節也開出了前所未有的高票價:單日票298元,四天通票800元。該音樂節公布的樂隊陣容也被網友稱之為“逆天”,光是流行類就有不下二十組音樂人,包括譚詠麟(微博)、羅大佑、韓庚(點擊觀看韓庚影視作品《大武生》)、陳冠希、張震岳、范曉萱、盧廣仲等,加上崔健、汪峰(微博)等搖滾大將,以及以山羊皮樂隊領銜的海外軍團。如此強大的陣容吸引了不少成都以外的樂迷,不少北京樂迷甚至決定利用端午節假期“打飛的”到成都觀看演出。
為什么高價
高價音樂節,除了邀請眾多大牌藝人參與要花很多錢外,一些配套也是大投入。而目前國內音樂節品牌的賺錢方式,除了門票外,更多的還是和各地政府合作,利用音樂節的影響力,讓有意拓展當地旅游資源的政府為音樂節注入資金。但成都大愛音樂節的負責人陳述表示,大愛音樂節并沒有這樣做:“這次我們懇請政府做了一些行政支持,包括交通等各方面,但并沒有獲得政府的現金支持,因為我們想做一個純商業運作的音樂節。”
陳述承認,沒有獲得政府部門的注資,以及沒有過多地依賴贊助商,確實是音樂節票價高的一部分,作為主辦方,他們也聽到了不少觀眾抱怨的呼聲,“后來當大家了解到這個音樂節的陣容以及演出模式時,這種抱怨的聲音也就慢慢下去了”。
貴的不只是演出陣容
觀眾對音樂節的需求不只是演出陣容,其他配套設施也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內。如果音樂節只是陣容強,其他配套跟不上,高票價便會讓他們覺得不值得。
事實上,除了吸引人的陣容外,對于一名觀眾來說,花錢到一個音樂節現場去體驗,他們的訴求已經不僅僅是看到哪些嘉賓演出,而是拓展到音樂節的整體氛圍以及細節服務。
觀眾的這一需求,也得到了音樂節主辦方的考慮。比如,除了強大的演出陣容外,大愛音樂節也在硬件設施上下了不少工夫。陳述介紹,為了讓樂迷有一個舒心的體驗過程,1780畝的場地上重新種植了草坪,餐飲區引進了連鎖企業,不容許出現漫天要價的小商販,現場的廁所也都是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本身的“五星級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