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影帝獎杯,一度被黃秋生扔掉,他母親發現后又撿了回來,多年來一直放在家里廁所旁邊。直到近些年,獎杯的“待遇”才有所改善,但仍然沒有放在顯眼的位置。
現在的黃秋生,一談影帝就搖頭笑稱“浮云”,然而當初的“影帝情結”的確激勵著他探索演技。“我覺得每個年輕人都應該有一個很遠大的目標,可是這個目標不一定都會達到,但如果你把人生定在10分,你就可能只能達到7分,可如果你定在15分,你就有可能達到10分,所以人生的目標一定要定的高,你才可能走得遠。”2006年,看好友劉青云(微博)主演的電影《我要成名》時,黃秋生哭了三次,最后一次便是出現在影片最后的那句臺詞:“你是我心中永遠的影帝。”
3 赤裸的恐懼 遭老師脫衣示眾留陰影
盡管至今仍討厭《人肉叉燒包》,也不認為這是自己的代表作,黃秋生還是不得不承認這部影片有一個好的“副作用”,那就是讓他克服了童年時代的“赤裸恐懼”。
上小學的時候,黃秋生有一次因為沒穿內褲而被老師懲罰,脫光了衣服站在操場上示眾,很多同校的女生都看到了這一幕,從此也在黃秋生的心里留下了陰影。自此,身體的暴露會讓他感到非常不安。剛開始接演爛片的時候,他也會常常做噩夢,夢中看見自己沒有穿衣服赤裸在街頭,卻找不到回家的路。除了拍戲,私下里黃秋生從來不去那些洗浴的場所,因為那里讓他很不舒服,甚至婚后很長一段時間,黃秋生也不習慣當著太太的面換衣服。
直到拍了《人肉叉燒包》,這個心理陰影就消除了,“就像恐高,有一個治療方法就是到一個高點往下看。有可能我天生就不喜歡赤裸,所以小時候被罰對我真的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我所做的演員這一行,是需要當眾赤裸的,所以我必須去超越最害怕的東西,才可能敢于去面對它。而當我真的可以面對,其實也就是面對我最原始的自己。”黃秋生告訴記者。
4 爛片的救贖 “化屎護花”,像禪宗故事
黃秋生拿過六個香港影帝,有人這樣形容他:“配角鑄就的戲精,爛片起家的影帝”。黃秋生從來直言不諱自己“接拍爛片無數”,并稱自己一生只演過四種角色:警察、黑社會、神經病、色情狂。“市場就是這么單一怎么辦?我算好的了,還有四種,那些主角不是帥哥就是帥哥,除了帥哥還是帥哥,有什么勁啊?更悶!”當然他也笑言“當個賈寶玉也不錯”,只不過自己已不再是帥哥,“我是帥過。”
為什么接爛片?黃秋生脫口而出“賺錢”,“你們都覺得我是賺了很多錢,影帝又怎么樣?有市場你才能叫高價,我要是周潤發成龍劉德華那樣的大明星,早就退休了。我缺錢,我家里人多。高片酬和彰顯演技的戲,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錢,因為錢最有誠意。”
黃秋生曾在英國學習舞臺劇,至今他仍認為那種層次的表演才叫真正的表演,雖然現在提起爛片他滿腹戲謔之言,其實從舞臺劇到開始演爛片,黃秋生曾經歷了內心很不平衡的一個階段,甚至想過自殺。后來他發現舞臺劇的表演技巧可以在演爛片中融通,才逐漸調整了心態,“一個好的音樂家,你給他一個爛的樂器,他同樣可以把這個樂器用得很好。在禪宗里也有這種故事,化屎大法,把自己化成一坨屎,然后種出很漂亮的花。”
隨著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港產片不景氣,黃秋生改而在大陸和其他地方接拍影片,逐漸擺脫了過去“變態佬”的影子。2003年,黃秋生在《無間道》一片里飾演正直的警官,贏得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2005年更憑借《頭文字D》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